在齐宣王当了国君之后,问孟子,夏桀商纣是不是被革命革掉了?商汤讨伐夏桀,周武王讨伐商纣,都是大臣杀国君,这是不对的啊。齐宣王坐到国君的位子,自然希望大家都听话。但孟子的回答很是气势磅礴,说一个人伤害仁,伤害做人的道理,那就是贼;一个人伤害义,那就是残。一个人不行仁义、伤害人性,那是个“一夫”,是一个没人性、连亲戚朋友都反对的人。在孟子看来,杀了暴君只是杀了一个独夫,而不是杀了国君。
政体下的天子,对这种话自然受不了。朱元璋看到孟子的书就生气,越看越忍不住,要把孟子赶出孔庙。恰好那天发生大雷雨,官员跑来报告,说上天警告我们,不能把孟子赶走。朱元璋也不能违抗天的命令,只好作罢。据说后来他还是删掉了《孟子》中的好几段话,以免读书人看到“反动言论”。明朝初年流行的《孟子》版本和今天的就不太一样。
孟子虽然做过官,但没有重大的发展,还算是一个老百姓,一个学者,为什么他写下的文章,一两千年之后的帝王看了还会害怕?正因为他有浩然正气,有这种勇敢。
第三种勇敢放在今天的生活中,会给我们很多启发。一方面我们和平常人来往时,就是最平凡的人也要尊重,作为一个有名的学者,跟一般人相处时自己错了,也要虚心认错。另一方面,如果领导和前辈有问题了,照样要向他提建议,希望他改善;哪怕天下很多人都做错了,也要挺身而出,站出来讲道理。今天社会逐步走向民主,并不是说人多就代表对了,人多也有可能错,甚至整个时代都可能腐化,也要有正义的批判。
—君子不畏大人—
讲到修养,孔子说过一句话,讲自己五十而知天命。今天谈到天命会觉得抽象,天就是天空,哪有天命?但儒家的天很特别,天命难违。
孔子说,君子有三样东西要敬畏,第一敬畏天命,第二敬畏大人,第三敬畏圣人之言。首先敬畏天命,人活在世界上只有一条路可以走,要实现人性,亦即人性向善,择善固执,最后止于至善,这就叫天命。为了行善可以作任何牺牲,甚至杀身成仁、舍生取义。
第二是敬畏大人。这一点跟孟子不太一样,孟子说:“说大人,则藐之。”说我跟大人说话,要把他看得很轻。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