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秦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2. 变法图强,秦孝公迁都变法(1)
    2. 变法图强,秦孝公迁都变法(1)

    战国初期,七雄中秦国最落后。当时中原诸侯相互征伐,秦国由于处雍州偏僻之地,没有参与中原的战乱。为了改变秦国落后的局面,秦孝公即位后,利用秦地远离中原战场的优势,积蓄力量,广施恩德,救济孤寡,修治德政,讲究武功,取得了不错的成效。秦孝公还下了一道“求贤令”,吸引了天下大批有才能的人来秦,为秦国的改革献计献策。其中商鞅入秦,对秦的崛起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商鞅来到了秦国后,经人指引找到了秦孝公的宠臣景监,他向景监讲述了自己的变法之道。景监闻言很是震撼,知道商鞅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他劝留商鞅说:“秦国目前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正需要你这样的人才。”

    后来,景监把商鞅引荐给了秦孝公。秦孝公当时正处于求贤若渴之际,听到景监的大力推荐,立刻召见了商鞅。商鞅讲述了五霸兴起的历史,向孝公鼓吹富国强兵之术,说明变法革新的重要性。商鞅所讲的强国复兴之道,秦孝公很感兴趣,两人接连谈了几天,秦孝公都不知疲倦,反而精神抖擞,兴致勃勃。

    秦孝公觉得,商鞅的变法之道,点点触及国势纲心,不但没有被原律法束缚,反而大胆地运用了新的法则。秦孝公很高兴,对商鞅说:“自发布‘求贤令’以来,带着“以法治国”的幌子来见我的人不在少数,大都是些按部就班、套用原法的庸碌之才。我心里当时很苦恼,国家的兴亡其实在三点:君、臣、民。从近况来看,我国是缺少敢言敢做的臣,像先生这样的人才,不说在我国,就是其他国家也是凤毛麟角啊。”

    商鞅见秦孝公这样夸奖自己,心里十分高兴,回答道:“大王过奖。臣以为,真才的人遇不到识才的人,定会是沦落庸囊。臣刚来秦国之前,去过魏国,当时国相公孙痤推荐我见魏王,魏王却是看我年轻,说我腹中无斗粮,没有真才学。”

    秦孝公笑着说:“魏王擅用老人,他本身亦是个年轻人,所以就看轻了与自己年龄相仿,却有真才学的人。”接着他把话题转了个弯说:“我国的国势急需增强,刻不容缓。寡人认为正是因为缺少了新律法的约束,国家才至于此。因此,国家在行进变革的同时,律法也要更换增减。”

    当秦孝公说到这点时,商鞅的眉头却紧了,秦孝公不解,于是便问:“先生为何紧锁眉宇,难道寡人说得不对吗?”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