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秦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1. 羊皮换贤,秦穆公重用百里奚(1)
    1. 羊皮换贤,秦穆公重用百里奚(1)

    春秋时期乃是各路诸侯相互兼并、大国争霸的时代,其中秦国地处偏僻西陲,周初为附庸小国。春秋初因秦襄公助周平王东迁才被封为诸侯,并承周平王赐给岐山以西之地,后定都于雍(今陕西凤翔南)。在群雄并起的春秋时代,国小民弱的秦国与其他强国相比,显得毫不起眼儿。直至秦穆公时,国势才逐渐强大起来。这跟秦穆公的用人之道密不可分。秦穆公非常重视人才,其中百里奚是首屈一指的贤士,为秦国的兴盛壮大做出了极为重要的贡献。

    百里奚,亦称百里子或百里,字里,名奚,春秋时虞国(今山西平陆北)人。他本来是虞国的大夫。公元前655年,晋国借道于虞以伐虢国,大夫宫之奇以“唇亡齿寒”劝谏虞君,虞君却因曾经接受晋献公的宝玉“垂棘之璧”与名马“屈产之乘”而答应了晋国。百里奚深知虞君昏庸无能,很难纳谏,从此便缄默不语。结果晋在灭虢之后,返回时顺便灭了弱小的虞国,虞君及百里奚均被晋军俘获。

    晋国灭虞国后不久,秦穆公派公子絷代自己去晋国求婚。晋献公把自己的大女儿许配给了秦穆公,还送了一些奴仆作为嫁妆,其中百里奚便在奴仆之列。从一个大夫变成了奴仆,百里奚为此深感耻辱,因此在去秦途中,他借机偷偷地逃走了。

    秦穆公和晋献公的大女儿完婚后,在陪嫁奴仆的名单上发现少了百里奚,感到很奇怪,就追问公子絷。公子絷答道:“启禀大王,不过是个奴仆逃走了,没什么关系。”

    朝中正巧有个从晋国投奔过来的武士公孙枝听说此事后,对秦穆公说:“大王,百里奚可不是什么无足轻重的奴才,他是个了不起的贤才,只是虞君昏庸无能,因此才没得到重用。”

    秦穆公闻言顿生怜才之心,心想百里奚是个有才之人,不得重用,实是损失。他向公孙枝细细打听了百里奚的情况后,转而侧身对公子絷说:“我们秦国缺少的就是像百里奚这样的贤才,寡人想把他找回来,爱卿意下如何?”

    公子絷说:“回大王,只是公孙枝片言,并不能证明百里奚有真本事,如若找来,是个草包,岂非被旁国笑话。”

    秦穆公把头偏向公孙枝,公孙枝见状立刻躬身跪下来说:“微臣不敢妄打诳语,只因微臣在虞国任职半载,虽没见过百里奚,他的事迹却是听过的,若百里奚无才,微臣甘愿受死。”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