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秦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5. 破蜀国,秦惠文王智送“屙金牛”(1)
    5. 破蜀国,秦惠文王智送“屙金牛”(1)

    秦惠文王三年(前322年),魏国由于惠施任相联齐没有结果,策略失败,不得不采用秦相张仪的秦韩魏连横伐齐楚的策略,逐走惠施,改用张仪为相,企图连秦、韩而攻齐、楚。秦惠文王和张仪的最终目的,是想让魏国做依附秦国的带头羊,削弱魏国以及韩国的实力,以对六国都构成威胁。秦惠文王六年(前319年)魏国人公孙衍受齐、楚、韩、赵、燕等国支持,出任魏相,张仪被驱逐回秦,楚、齐、赵、韩、燕、义渠六国合纵攻秦。秦惠文王八年(前317年),义渠趁秦与三晋大战,攻秦西部地区,大败秦军。秦惠文王派自己的异母弟公子疾在东部战场战胜三晋联军,虏其将申差,败赵公子渴、韩太子奂,斩首士兵八万二千。义渠退兵,魏国合纵失败。

    击败合纵国的军队以后,秦惠文王不遗余力地蚕食其他小国,夺回河西以后,又加紧了对蜀国(今四川中西部)的进攻。巴、蜀是两个有着自己文化传统、非常古老的王国,文明程度很高,国力也非常强大,是西南诸国中最强大的两个国家。而且,巴、蜀所在的四川、重庆地区多山,入蜀通道易守难攻。楚国、秦国与巴、蜀发生过多次战争,都没有能够攻入巴、蜀腹地,反而多次为巴、蜀所败。不过,西南两大强国蜀国和巴国也经常发生争斗,苴国(今四川昭化)是西南地区的另一个强国,与巴国友好,苴、巴经常联合抗蜀,秦惠文王从中看到了西并巴蜀的机会。

    秦惠文王九年(前316年),韩国大举攻秦。正在这时,苴、蜀两国的使者先后抵达秦国。原来,蜀国为了战胜巴国,决定先剪除巴国的党羽苴国,向苴国发起进攻。苴国向巴国求救,但是巴、苴联军还是被蜀国打败了,由于苴国与秦国曾经建立过防楚联盟,于是就转而向秦国求救。

    秦惠文王考虑到,欲想攻入蜀地,必须经过苴国把守的剑门,于是就收下了苴国使者送来的厚礼。对于蜀国使者送来的厚礼,秦惠文王也照单全收了。也就是说,秦惠文王对苴、蜀的要求全都答应了。

    待两国使者归国之后,秦惠文王即刻派张仪、司马错、张若、都尉墨率领秦国的精兵火速入川。秦军很快就通过了苴国把守的剑门,直冲蜀国。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