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崛起之痛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封建王朝的中国崛起(3)(2/2)
    努尔哈赤曾被大明帝队误杀,女真人从此就将全体汉人视为仇人,这就是所谓“七大恨”。“所过州县地方,有能削发投顺,开城纳款,即与爵禄,世守富贵。如有抗拒不遵,大兵一到,玉石俱焚,尽行屠戮。”“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剃头令”引发了帝国范围内的大屠杀狂潮。“剃发令”实际变成了“屠城令”。最悲壮的当数“江阴十日”和“嘉定三屠”。

    早在入关之前,明帝国锦州总兵祖大寿降清,锦州全城居民就遭到无差别屠杀。根据清人王秀楚的《扬州十日记》估计,有80万扬州人在10天中被屠杀,同时,那些因为缠脚而坐以待毙的妇女被女真鞑子虐杀不计其数,这与300年后日军在南京的暴行毫无二致。江阴民众在江阴孔庙立誓:“头可断,发决不可剃也。”帝队进入江阴之后,惨绝人寰连杀10天,直到满城杀尽方才封刀。死于帝国屠刀下的民众超过17万,偌大江阴仅有53名老小幸免于难。拒绝剃发的嘉定遭到三次全城大屠杀,2万多民众被残酷杀害,史称“嘉定三屠”。魏斐德在《清朝开国史》中说:“‘三屠’留给这座城市是毁灭,和不知道德为何物的幸存者。”清军攻陷昆山后屠城,当天的死难者就达4万。

    “凡不随本朝制度者,杀无赦!”在累累白骨之上,帝国插上“削发令已行”的旗幡。从此以后,一个猪尾巴帝国就依靠屠刀在鲜血和白骨之上堂而皇之的崛起。在汉字成为禁忌和牢狱的“康雍乾盛世”,准噶尔和南疆被征服,是为“新疆”;藏王被废,是为“西藏”;郑氏帝国被灭,是为“台湾”。一个疆域广阔的大清帝国横卧在欧亚大陆之巅。

    300年后,在席卷全球的工业革命与国际贸易浪潮中,关起门来做皇帝的大清帝国遭遇到来自海洋的“通商战争”(中国称“鸦片战争”)。极尽奢侈之能事的“万园之园”圆明园被愤怒的英法联军和帝国臣民付之一炬。在天灾内忧外患面前,病入膏肓的天朝将其低智展现得淋漓尽致。为了统治的权力,爱新觉罗帝国在一个深居宫廷的老女人的操纵下,重新祭起屠刀,六君子的鲜血成为这个只要主权不要人权的帝国最后一抹残阳夕照。

    整整100年前,最后一个冠冕堂皇的中华末代帝国在仓促流产的宪政运动中崩溃。在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帝国复辟热潮中,古老的中国进入一个遥遥无期前途未卜的后帝国时代。对帝国历史源远流长,深受皇权文化桎梏的中国来说,法治化、现代化和国家化的道路依然崎岖而漫长。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