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形势——劳动力大国与人才大国的转型之痛(2)
关于世界各国国际人才竞争战略。我们来看看美国、德国、法国、英国、加拿大等这些国家是怎么做的。他们一般通过常规手段来吸引外籍人才,他们这些国家不是派出很多的留学生,而是吸引最优秀的外国留学生留下来工作。比如美国科学工程领域的博士学位35%都给了外国留学生。那么,我们中国有多少博士学位或者硕士学位给了外国留学生?我想可能很少。而且,美国、加拿大都有专门的机构做人才移民工作,他们对于这种国外已经培养成材的人才,就用移民入籍、工作签证、增加科研投入等方式吸引过来。
新兴国家如何吸引人才?印度、巴西这些国家的人才战略以推动海外人才的回归为主要目标,由于这些国家自身的条件限制,他们不可能与美国、欧盟这些国家去竞争,重点就放在挖掘本土人才回归,比如通过建立双重国籍、成立留学生社团、建立海外人才库等政策吸引他们回归。马来西亚为了鼓励在国外留学的学生回国,采取的政策是只要愿意来都可以发绿卡。我国现在给留学生绿卡还要考虑到级别,比如高级人才才能享受绿卡或者多次往返签证。我认为,这个政策已经过时了。
还有一类国家就是像日本、亚洲“四小龙”这种新兴发达国家和地区,他们的人才竞争战略是双管齐下,既吸引本国本区的留学人才归来,同时也开放外籍人才到来。这些国家和地区都经历人才外流、人才回归这么一个过程,他们都意识到随着国家经济结构的不断升级、国家地位的不断提升,需要吸收大量的外国人才。像韩国就有这种计划,一是韩国现在出国的人特别多,二是他们吸引很多人到韩国留学。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在2008年1月的施政方针演说中提出,日本要接受30万的外国留学生,而且要让在日本毕业的外国留学生50%以上能够留在日本。
现在我国的情况是,出国140万,回来了40万,还有100万在国外。那么现在中国的外国留学生是多少呢?根据教育部去年的统计是21万-22万人。也就是说,我们出去了五个留学生,来了一个外国留学生,我国在货物贸易上有很大的顺差,但在人才贸易上却有巨大的赤字。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