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崛起之痛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金融危机的始作俑者——格林斯潘(1)
    金融危机的始作俑者——格林斯潘(1)

    2008年夏季,全球都被金融危机的阴云所笼罩。从纽约到伦敦,从巴黎到东京,面露狰狞的次贷危机逐渐演变为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华尔街乱了,美国慌了,伦敦急了,欧洲疯了。一时间指责、愤怒、辱骂,甚至是恐惧充斥着全球。可是一切虚妄的口诛笔伐并未能使混乱不堪的局面得到丝毫的好转。

    当人们逐渐习惯了破产、失业、变卖以及兼并的新闻报道时,那些所谓的华尔街金融骄子也成了人们恨不得得而诛之、煮而食之的过街老鼠。实际上在这次百年未遇的全球灾难面前,对任何人的指责都无济于事,没有谁能在这场百年不遇的全球危机中充当起上帝的角色。然而,正当狂妄的资本主义国家愁眉苦脸,江河日下时,中国巨额的外汇储备却成了他们蚕食的目标。于是,美国前财长保尔森在走下政坛之际,还不忘炮制一出“中国责任论”的闹剧。他指责“中国的储蓄过高导致美国的实际利率下降,因此才出现经济泡沫,并将风险扩散到全世界”。这显然是一种妄断和侮辱。全世界的人都清楚,上述观点是经过了颜色处理的政治化观点。而真正的主要原因是美国失败的经济政策导致了全球的金融灾难,而美国严重的浪费和过度消费使得此次金融危机来得更加迅捷而又突然。

    谈及美国的经济政策就不能不提一个人,他就是曾经被称为“拯救世界的人”——艾伦?格林斯潘。

    艾伦?格林斯潘当了18年的美联储主席,他的政治生涯跨越了六任美国总统,直到79岁时才由于法律规定的任期已满而不得不放弃职位。2000年,克林顿总统问他是否愿意激流勇退,74岁的格林斯潘回答说:“哦,不。这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工作。就像是吃花生,你停不下来,永远不会感到厌倦。”随着此次次贷危机的爆发,各种质疑更是层出不穷。人们开始追问格氏主政期间的种种失策,赠予他一连串新的“头衔”:机会主义者、谄媚者、两面派……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