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那些人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三十四 戏罢卸妆(1)(2/2)
    赵普知道自己现在不是官了,以后的富贵就看赵光义的态度了,他必须让赵光义能够记着他。于是他找到宋琪对他说:“我以后不能再上朝报答圣上了,希望来世能再为陛下效力。”

    他说着说着,泪流满面。其实在官场上时间久了,都会变成资深演员,他赵普就是,他说这番话就是想让宋琪传到赵光义那里,再感动感动赵光义。果然,宋琪见到赵光义后把他的这番话说了,把赵光义给感动得不得了。

    赵普被免职之后,赵光义借着机会对朝中的大臣又进行了调整,并决定从今以后,宰相的权力要高于亲王。按照以前的老规矩,王子们的权力应该大于宰相。

    宰相李日方、宋琪等人,都说这样不合适,坚决不能接受。为什么不能接受,谁都不想给未来的皇帝当上司,位置不好摆啊。赵光义却说:“宰相的职责是很重要的,要领导百官管理国家。亲王的设置只不过是让他们学习罢了,再说了,我的孩子都还小,让他们知道尊重对于国家有用的大臣,还是有好处的,你们就不要推让了。希望你们以后直言敢谏,带领百官努力推行中央政策方针,让我们共同把宋朝管理得繁荣富强,让老百姓都过上好生活。”

    本来赵光义感到,自己把赵普这件事情处理得挺圆满的,既达到把他赶走的目的,又趁机对朝廷重要的位置进行了调整,可没想到,右补阙直史馆胡旦向他献了首马屁诗《河平颂》,其中有“逆逊投荒,奸普屏外”的话。

    胡旦的真实意思是想拍拍赵光义,说他多么英明,把朝中的逆臣给打击下去,把老奸巨猾的赵普给赶走了,可没想到犯了赵光义的大忌,拍到马蹄子上去了。

    他最不想让别人说是他把赵普给赶走的。

    因为赵普给他的帮助是世人皆知的,特别是找到太后的遗嘱,让他这个皇帝变得名正言顺了,这是多大的贡献啊。如果世人知道你把他当奸臣赶下去,那不就是说他卸磨杀驴吗?这影响多坏啊。再说了,奸臣说的杜太后的遗嘱,不就水分了吗?

    他把宰相们叫来,让他们看了诗文,气愤地说:“啊,胡旦这诗简直是胡言乱语,挑拨事端。朕把他提为进士甲科,让他担当重任,他没有任何业绩不说,还曾被部下上访,已经被治罪了的,是朕爱惜他的才学才没有跟他计较,现在他竟也这样信口开河,胡说八道,影响极坏。你们说这样的人还能用吗?”

    王祐说:“像胡旦这样的人应该贬出京城。”

    大家都点头,说贬出京城就够便宜他了。

    赵光义下道文件,把胡旦给降成商州团练副使了。

    可怜的胡旦,用尽心机想拍马屁,这次拍得相当没水平,竟然拍到马蹄子上去了。从今以后,他有了更多写诗的情绪,可是再也不敢写诗了,因为诗把他差点害死,他怕了。

    到了太平兴国九年(公元984年),房州知州阎彦向赵光义报告: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