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五 抑制平衡(1)
到了赵匡胤晚年,重臣中形成了两个实权派,这就是赵光义与赵普。可以说自从赵匡胤当皇帝起,赵光义就开始发展自己的势力。他在开封担任府尹的十六年里培养的亲信有精通吏术的宋琪、能言善辩的程羽、文武双全的贾琰等人。
作为皇帝的赵匡胤,他看到弟弟在发展势力却没有加以制止,甚至是默许的。毕竟由他的亲弟弟掌握了相对的权力,对他的政权还是有好处的。他纵容弟弟发展权力,还有个重要的目的就是牵制赵普,因为赵普的威信与实力越来越强大了。
强大到威胁到他的皇位了。
这是赵匡胤不能容忍的。
当然,他明白,赵光义的权力过于大了,对他的皇位也是不好的,他同样需要赵普来平衡赵光义的权力。只有相互牵制与平衡,他才能够把皇帝的位子坐稳。这是每个领导都需要掌握的领导艺术,否则,你的处境就会变得很尴尬。
正由于赵光义与赵普形成了鲜明的两派,明争暗斗也是避免不了的。有时候因为某个观点的不同,常常争得脸红脖子粗的。
赵匡胤不偏不向,等他们争得不可开交时,他再根据情况进行表态,两派就都没有什么脾气了。
赵光义与赵普的矛盾越来越激化,影响了亲信们的心态。开封府判官姚恕去见赵普有事,正好赵普有客人在,在门口站岗的人就对他说家里有客人,今天不太方便。
姚恕认为这是故意刁难他,当时非常生气,朝地上啐口痰,哼了一声,梗着脖子就走了。
后来赵普听说了这件事后,马上派人去向姚恕赔礼道歉,说自己当时真的忙着接待客,不好意思啦。
之所以要去赔个礼,主要因为姚恕是赵光义的人,他不想因此事把矛盾搞大。没想到姚恕根本就不领情,对去的人说:“谁让我的官位太低呢,被人家瞧不起。要是别人去了可能早摇着尾巴出来了。”
去的人挨了没脸,回来对赵普说:“这个姚恕太差劲了。”
赵普问:“是不是他又说什么狠话了?”
那人添油加醋道:“他说您可能有什么图谋,所以不让进去。”赵普心想这人太可恨了,竟然话里话外地说他跟别人图谋什么,这不是说我有什么政变的动向吗?这种栽赃是很要命的啊。他就把姚恕给记恨上了。行,你小子有本事,竟敢挑战我。后来澶州缺个通判,赵普就向赵匡胤建议由姚恕担任非常合适。
赵匡胤笑着问:“难道他真的合适吗?”
赵普说:“天下人没有比他更合适的了。”
赵匡胤便笑着说:“好吧,那就让他去,我可不想被你给缠上。”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