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救兵在哪里(3)
“你们这是临阵脱逃!”刘秀争辩。
“废话。”王凤冷笑着,“不临阵,谁脱逃?”
“不抛弃,不放弃。”刘秀作最后的努力。
“不抛弃金银,不放弃珠宝。”王凤说出了心里话。
后汉书记载“光武笑而起”,刘秀无奈地结束了对牛弹琴,大笑,离席而去。
在王凤的榜样带领下,起义军开始收拾行囊,准备紧急“复员”。
当然,也不是所有昆阳城内的绿林军将领都希望这样做,比如王常。
王常知道这样做的后果意味着什么,也知道刘秀说的是对的。
但是,他和刘秀一样孤独。
行李还没收拾完,一个恐怖的消息传到昆阳。
“不,不好了,大,大,大,大,大……”
“为什么干你们这行的,都会在关键时候结巴?”王凤看着报信的探子,奚落道。
“大军已经到达昆阳城城北,队伍至少有几百里长,旌旗猎猎,虎啸豹吼,只见队首,不见队尾!”探子不结巴了。
“跑,跑,跑,跑,跑不了了。”王凤手中刚刚系好的包袱一下子散掉,金银细软滚落一地。
这时候,他才意识到,偏将军刘秀那番话,或许真的有道理。
于是,他马上召集绿林军诸位将领开会,听刘秀发表高见。
从紧急“复员”,到紧急集合,刘秀从一根被嗤之以鼻的狗尾巴草,一下子变成这些人的救命稻草。
刘秀也没有摆架子,而是先和大家一起仔细分析了目前的局势,没人反对,也没人表示不耐烦,《后汉书》记载,“诸将忧迫,皆曰‘诺’”。
“诺,你说得对。” 诸将点头。
“诺,快说咋办吧?” 诸将急切地看着刘秀。
“咋办?”刘秀说,“只有一个办法。”
“诺,啥办法?” 诸将恨不能要给刘秀磕头。
“搬——救—▲。”
“救兵?救兵在哪里?”诸将充满疑惑。
诸将:救兵在哪里啊?救兵在哪里?
刘秀:救兵就在定陵和郾县里。
诸将:那里有多少啊?那里有多少?
刘秀:虽然不多但可以合力。
诸将:这里被包围啊?那里怎么去?
刘秀:等到晚上我带人冲出去。
诸将:这里怎么办啊?这里怎么办?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