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三国之天下有事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输不丢人,怕才丢人
    输不丢人,怕才丢人

    公孙瓒与袁绍打起来了。

    这一回的打法却是与以往不同。因为公孙瓒筑城围圈,建了一个楼。

    楼很高,有十丈;楼中粮食也很多,公孙瓒积粟三十万以自守。

    袁绍望楼兴叹。因为他既攻不进,也饿不死公孙瓒的部队。

    袁绍以为,公孙瓒是不可战胜的。公孙瓒也以为,自己是不可战胜的。但事实上,公孙瓒很快就败了。

    他不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在这个世界上,真栈可战胜的不是高楼,而是人心。

    公孙瓒失去了人心。

    人心的失去从一群被围的士兵开始。公孙瓒所部有一群士兵被袁绍围攻,他却坐视不管。

    因为公孙瓒心中有这样一个逻辑:优胜劣汰,被围攻的士兵是不能救的,他们必须靠自己的力量去获得胜利。如果每次被围都指望他出手相救,那这支部队就不会死战,人人想着“等靠要”了。

    公孙瓒的战争逻辑很奇怪,也很冷血,所以伤了众人的心。

    他的手下开始争先恐后地大逃亡。即便是那些没有被围,在楼中安然无恙的兵们。

    不错,表面上他们是没有被围,但事实上却已被团团围定。

    被公孙瓒的战争逻辑团团围定。

    十丈高楼一夜之间就破了。袁绍惊恐地发现,失去人心,也就失去了一切。公孙瓒死了。

    死于走投无路。他先杀妻子,然后自缢,最后全家都被大火焚烧殆尽。

    当然对曹操来说,公孙瓒的死不可怕。可怕的是袁绍的胜利。

    要命的是袁绍不仅胜利了,还团结了。

    袁绍团结了他弟弟袁术。

    袁术因为在淮南骄奢过度,不恤军民,混不下去了,便拿了传国玉玺哭着喊着要投奔他哥去。

    准确地说,他是希望袁绍做皇帝,自己可以有个保护伞。

    曹操怕就怕这一点。正所谓兄弟同心,其利断金。他不能允许这种状况出现。

    刘备就是在这样的时刻出现在曹操面前的。

    他来请战。刘备说,袁术如果要投袁绍,一定从徐州过,徐州这地方我熟啊。丞相如果给我一路军马在徐州布阵,我保证,袁术将一命呜呼!

    曹操看着刘备,没说话。

    他不明白刘备在说什么。虽然从字面上听,刘备的话浅显易懂,但曹操要听话外音。

    打袁术?为什么要打袁术?

    为什么要在此时提出打袁术?

    为什么要跑到徐州去打袁术?

    刘备是英雄吗?

    不是吗?

    是吗?

    是舍我其谁的英雄还是惺惺相惜的英雄?

    或者,只是个伪英雄?

    所有的问题,曹操都没有弄明白。

    曹操深沉地看着刘备,就像看着一个世纪的不解之谜。

    最后,他点头了。

    曹操之所以会点头,原因只有一个。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