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匹马引发的信任危机
建安三年的夏天是一个热死人的夏天。
但是曹操依旧在路上。
这其实是一个不甘平庸男人的宿命。一个男人如果永远在家里,那他的世界就是家;一个男人如果在路上,那他的世界就是他经过的每一个地方。
曹操就在路上,永远在路上,在上一个征服点到下一个征服点的路上。
将寿春摆平之后,曹操往下一个征服点一路狂奔。
南阳。南阳永远是南阳,所不同的是这一回,占有它的主人是张绣。
张绣自上次兵败逃到刘表处后,在南阳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让这座古城成了自己的小王国。
更要命的是他还带了个不好的头,号召其他地方跟着造反,一时间江陵的地方行政长官也不听皇室的话,改听张绣的话了。
张绣此举,很有和皇室分庭抗礼的意思。但在曹操看来,张绣其实不是和皇室分庭抗礼,而是和他曹操分庭抗礼。因为现在,眼睛没瞎的人都明白,中央就是曹操,曹操就是中央,二者合二为一。
便再征张绣。
便在建安三年的夏天出现在那块著名的麦田之中。
“割发代首”这个成语于此呼之欲出。
因为曹操的马踩着麦田了。
没有人知道曹操的马为什么会踩着麦田,也许在此之前的很多年和在此之后的很多年,无数高官显贵的马都会踩麦田,但这一次注定不一样。
因为曹操刚刚下达了谁不长眼踩老百姓的麦子谁立马死的禁令。禁令刚刚下达,曹操就惊骇地发现,他底下的马没长眼,恬不知耻地站在麦田中间将自己的雄姿展览给众将士们看。
众将士们没有看那匹犯错误的马,而是看向了马的主人。
曹操。有那么一瞬间,曹操恨不得把他的马给阉了。雄姿英发,我让你站在麦田中间雄姿英发!
但曹操又深刻地明白,今天之事,不是阉一匹马可以了结的,也不是杀一匹马可以了结的。如果严格按照禁令去执行,他应该自裁以践行自己的承诺。
自裁还是不自裁,这是一个问题。曹操有生以来第一次恐怖地发现,禁令锋利如刀,即便是制定禁令的人,也可能被它割到。
所有的人都在等待,等窜操的下一步动作。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