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暗算(6)
李儒所谓的政治交易是,放袁绍一条生路,以换取袁隗对董卓的政治支持。
董卓同意了。他之所以会同意并非是因为他对李儒的计谋有多么认同,而是因为吕布。
不错,是吕布。这个董卓的新义子在刚才董卓和袁绍的对峙中不发一言,立场暧昧,令董卓心里很不托底。他突然间明白,敢情今晚这场大戏的真正主角不是袁隗,也不是他董卓,而是吕布。
吕布统领伏兵,他倒向谁,谁就将胜出。虽然在名义上,此人已是董卓的义子,但是这样的年代,亲儿子都靠不住,一个刚刚投诚过来的新义子怎么靠得住呢?董卓不能不为自己留一手。
太傅袁隗也不能不为自己留一手。好处是明显的,侄子袁绍的性命可以保住。自己的官位可以保住。
最重要的一点是可以赢得官心。因为百官们现在也看明白了,这天下迟早是董卓的天下,强与之对抗,那叫以卵击石。虽然在某些时候,以卵击石可以获取政治清誉,但更可能失去脑袋。人,还是现实一点比较好。再说了,这江山原本也不是他们的江山,该着急的也不是他们,何苦操那份心呢?
对百官们来说,现在最需要的其实是找一个政治品格代言人,以代其受过,以换取所谓的良心安模而堂堂的太傅肯出头做这件事,怎不令他们感激涕零?!
太傅袁隗终于和董卓达成政治交易。一切皆大欢喜。
在曹操惋惜的目光扫视下,袁绍带剑黯然离开了这场夜宴,成为一个毫无收获的出局者。
可以说,除了曹操外,人人对他视而不见。
的确,袁绍是试图为大汉江山证明些什么或保卫些什么,但是现在看来,这竟成了一个人的行为艺术,甚至是未获掌声的行为艺术。当然了,曹操是非常理解众人的鸵鸟心态的,只是可惜了袁绍,到底成了这场政治交易的牺牲品。曹操玩味再三,良久,他将惋惜的目光从袁绍身上收回时,却在无意间瞥见吕布正死死地盯着自己,似乎想看穿什么……
曹操心里一惊,觉得今后的天下,这个叫吕布的人,怕是要掀起一些波澜了。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