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萍 聚(16)
天亮了,一如董卓的心情,那叫一个意气风发。大部队便意气风发地开拔。但是一双手伸了出来,拦住了部队前行的方向。是李儒。
李儒是董卓最重要的谋士,也是其命运最重要的推动者。李儒一生的工作就是在人心与人心之间出牌,或者翻开对方的底牌。
而这一次,他摸不透何进等人的底牌。
不错,何大将军是鼓励地方上的人带兵进京保家卫国,可下的又是密旨。李儒以为,在这个世界上,最阴险肮脏的东西就是密旨了,因为它见光死。正所谓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多少英雄豪杰成了密旨的牺牲品啊……所以,李儒给董卓的建议是缓行。
董卓却不想缓行。他看上去就像是一个赌徒,在将身家性命全都押上去时,任何反对意见对他而言都是耳边风。董卓推开李儒的手,继续他的意气风发。
李儒只得退而求其次,建议董卓上表,求一个名正言顺。
董卓这回同意了。因为他也明白,世界上的很多事情,其实怕就怕“名正言顺”四个字。只有名正言顺地带兵进京,才能免遭他人暗算。虽然董卓刺史是怀着一颗暗算他人的心带兵进京的,但是多给自己一把保护伞,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一封义正词严的表奏在马背上诞生了。表曰:“窃闻天下所以乱逆不止者,皆由黄门常侍张让等侮谩天常之故。臣闻扬汤止沸,不如去薪;溃痈虽痛,胜于养毒。臣敢鸣钟鼓入洛阳,请除让等。社稷幸甚!天下幸甚!”
董卓与李儒相视一笑,觉得天下虽大,到底大不过一封表奏去。
这封表奏的杀伤力很快就体现出来了。侍御史郑泰弃官不做了。卢植也弃官不做了。甚至朝廷上大半的官员都望“表”而逃。
原因是何进在早朝时持此表慷慨激昂地表彰了董卓的耿耿忠心。他同时表示,要派人去渑池迎接董卓及其大部队的到来。
张让却没有跑。因为他知道,在这个世界上,如果有人哭着喊着要你性命的话,以天下之大,想跑是跑不掉的。所以这样的时刻张让以为是鱼死网破的时刻,是先下手为强的时刻。他找了五十个刀斧手埋伏在长乐宫嘉德门内,准备再次实施暗杀行动。
暗杀尚未成功,大家仍需努力,张让对刀斧手们谆谆教诲。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