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史并不如烟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十八章(5)
    第十八章(5)

    喝归喝,骂归骂,醉过骂过之后什么问题都解决不了,第二天醒来又是苦闷的一天。

    苦闷的日子持续了一段时间,终于宇文化及受不了了,他再也不能这样过,再也不能这样活,是男人就应该对自己狠一点。

    宇文化及要做什么呢?其实就是做一件小事:称帝!

    醉过痛过的宇文化及不甘心一辈子碌碌无为,也不甘心浪费青春,他更不想回首往事时因为蹉跎岁月而感到后悔,人终有一死,凭什么宇文化及就没有当皇帝的一天呢?

    痛下决心之后,宇文化及毒死了秦王杨浩,亲手注销了这枚橡皮图章,然后自己在魏县登基称帝,国号许(宇文化及在隋朝被封为许公),改年号天寿(多么美好的愿望),随后全军开赴聊城。

    尽管宇文化及的年号为天寿,然而天寿对他而言就是一种奢望。

    别人称帝是为了一统天下而称帝,而宇文化及是为了称帝而称帝,其称帝的仓促程度直逼清朝的平西王吴三桂。而巧合的是他们的结局也有惊人的相似,吴三桂称帝后不久病死,宇文化及称帝后不久被斩首。两个草头皇帝,时代不同,殊途同归!

    把宇文化及送上断头台的不是别人,正是一个老朋友——窦建德。

    窦建德,王世充,李密,这三个人是隋末唐初最有希望与李渊争夺天下的人,而这三个人中以窦建德为甚。王世充尽管左右洛阳朝政,但政令出不了洛阳,顶多就是洛阳的窝里横。李密自从与宇文化及死磕之后损失惨重,自作聪明地投奔李渊更是自投罗网,到头来身首异处。总结下来,这三个人的排名应该是这样的,窦建德第一,王世充第二,李密第三。

    说起来窦建德的起义资历还是很老的,早在公元611年也就是大业七年时,窦建德就起义了。到公元617年正月五日,窦建德建都乐寿(今河北献县),号金城宫,备百官,准开皇故事。这一年冬至,举行朝会,有五只大鸟聚集其宫,群鸟从之。同时又有宗城人献玄圭,景城丞孔德绍曰:“以前上天是把这个祥瑞送给大禹的,现在授给了我们,不如国号就叫夏吧。”(昔天以是授禹,今瑞与之侔,国宜称夏。)

    自此窦建德改元五凤,隋末瓜分天下的蛋糕上也正式有了夏王窦建德的记号。

    不知道是称王之后素质有了提高,还是别的什么原因,从这一年开始,窦建德已经不是一般的起义军首领了,而是逐渐显示出争霸天下的气质,在以刀锋争天下的同时,也学会了关键的一招——“以德服人”。

    窦建德率先使用“以德服人”是在河间郡,在这里,窦建德曾经围攻了一年有余,愣是没攻下来。

    这时皇帝杨广的死讯传到了河间郡,河间郡丞王琮率领官民祭祀追悼,城上的士兵放声痛哭,这一哭就惊动了窦建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