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史并不如烟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十八章(2)
    第十八章(2)

    说到底,这场朝会薛举是没有底的,只不过听了郝瑗的话又鼓起了勇气,都是当皇帝,凭什么姓薛的就怕姓李的呢?

    既然已经不再惧怕李渊,薛举把目标再次锁定在大兴,不过这一次他不准备单打独斗,而是计划来一个大联合,用三方势力来合击李渊。

    都是哪三方呢?这三方分别是盘踞天水的薛举,盘踞朔方的梁师都,以及东突厥汗国,三打一,又是三英战吕布的局面,吕布都招架不住,老太太李渊能招架得住吗?

    薛举联系的东突厥汗国其实是东突厥汗国的一部分,这一部分首领是启民可汗的儿子阿史那咄苾。当时这位阿史那先生在五原郡以北设立北大营,与始毕可汗保持着松散的联系,基本处于准自治状态,接到薛举的建议后,阿史那咄苾起了贪心。

    尽管三方的密谈进行得神不知鬼不觉,可还是让李渊知道了。

    得知消息的李渊并不慌乱,因为他有一个解决问题的法宝,那就是钱。东突厥人其实对国土没有概念,他们要的就是钱,在他们那里,只要有钱就能解决问题,而在李渊这里,只要钱能解决的问题,那就不是问题。

    李渊的使节带着重金拜会了阿史那咄苾,把重礼往阿史那咄苾面前一放,什么问题都解决了。要说李渊这个使节真能忽悠,不仅忽悠了阿史那咄苾保持中立,还忽悠阿史那咄苾把占领的五原郡还给了李渊,一份礼办成了两件事,太有才了!

    有了李渊厚礼的打动,阿史那咄苾的脸立刻发生了化学反应,明确拒绝薛举、梁师都的使节入境,如有入境,格杀勿论。

    一份重礼,扭转乾坤,计划中的三打一瞬间变成了二打一,再往后,梁师都自己估量了一下也退出了联盟,这样三方联盟又剩下薛举,所有的问题都自己扛。

    实事求是地说,薛举这根骨头尽管小,却很硬,也是根难啃的骨头。

    公元618年六月十日,李渊任命最能打的李世民担任统帅,率领八个行军总管的部队再攻薛举,力争一次打死,省得再打。

    然而这一次对于李世民来说却是一场彻头彻尾的败仗,不仅没打死薛举,自己的得力干将还被打死了好几个。

    这场仗是在陕西浅水原开打的,临阵指挥的是刘文静和殷开山,统帅李世民因为身患疟疾没能亲上前线指导工作(吕思勉先生说这可能是为李世民推卸责任的借口)。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