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史并不如烟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十三章 出征,李唐大旗高高飘扬(13)
    第十三章 出征,李唐大旗高高飘扬(13)

    家贫出孝子,国难见忠臣,在丧乱的动荡时刻,别人纷纷逃亡,只有这个普通的侍读还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他用最后的机灵为皇室保住了象征性的尊严,然而他知道他能为隋室做的只有这么多。

    安顿完杨侑,李渊住进了长乐宫,宣布撤销隋政府的所有严酷法令,颁布临时约法十二条,此时他心中的偶像是汉高祖刘邦,不同的是刘邦约法三章,而李渊约法十二条。

    处理完公事,该处理点私事了,李渊的私事就是报仇。

    尽管史书上说李渊这个人性格豁达,但是具体到私事上他还是睚眦必报的。此次他复仇的对象是左翊卫将军阴世师,京兆郡丞骨仪等十几人,这十几人怎么得罪李渊了呢?

    原来在李渊起兵之后,卫文昇等人得到了消息,本着一视同仁、公平处理的原则,卫文昇等人就派人挖了李渊家的祖坟,毁了李家的家庙,让李家享受了跟当年杨素一样的待遇。现在带头的卫文昇已经病死,那么剩下的阴世师、骨仪这些核心成员就得接受李渊的报复了。

    其实李渊的仇不仅仅是祖坟被挖,还有一个杀子之恨。当时他起兵后,遗落在河东的儿子李智云就被绑送到了大兴,代王杨侑下令卫文昇等人处死了李智云。现在旧仇新恨一块算,阴世师这些人在劫难逃。

    公平地讲,阴世师和骨仪算得上隋朝里的好官良将,阴世师忠厚,骨仪清廉,只可惜他们所在的位置得罪了李渊,因此好官良将只能以身殉国。在行刑的一瞬间,他们都在感慨:“还是卫文昇好啊,至少能带着脑袋入土!”

    猛人李靖

    尽管李渊睚眦必报,但还是有猛人能躲过李渊的老李屠刀,这个人就是日后的卫国公李靖。

    李靖本名药师,从名字上看,他小时候的理想是当个道士。事实上他确实对道教很有研究,世传他精通占卜之术,能够呼风唤雨,这都是因为他曾经研究过道术。

    李靖少有盛名,既有文才也有武略,性格也颇为自负,常对朋友说,大丈夫立世,倘能遇到知遇之主,时会相凑,就当立功名以取富贵,何必学儒人,斤斤于辞章造句。这种抱负有点像躬耕于南阳的诸葛亮,看来有才的人都有点狂。

    对于李靖的才气,当时的很多名人都很欣赏,他的舅舅名将韩擒虎曾经摸着他的脑袋说:“当今之世,可以谈大军战略的,只有这个孩子了!”一向自视甚高的司空杨素曾经指着自己的位子对李靖说:“将来你必坐此位。”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