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史并不如烟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七章 造反也是一种能力(6)(2/2)

    一切都在按计划进行,总攻也进入了倒计时,就在这时,杨玄感造反的消息传到了辽东城下,此时距离杨玄感造反已经过去了二十多天。洛阳到北京七百多公里,北京到辽东城又是六百多公里,那个年代从洛阳往辽东捎个信太难了!

    按照《新唐书》的说法,这个十万火急的消息是李渊传递的,而《资治通鉴》却没有相应的记载。根据我的推测,皇帝杨广很有可能先后收到垢个同样的消息,因为举报谋反是每个官员应尽的义务,李渊很有可能也派人送了这样的鸡毛信,而这封信为他在关键时刻赢得了皇帝的信任。

    接到告急的文书,皇帝杨广显然有些慌乱。他从来没想到国内会乱成这个样子,更没有想到杨玄感这个白眼狼会造反,令他更意外的是,居然有四十多个高官子弟跟着造反,这是唱的哪出呢?他们的老爹可正在前线为朕卖命呢!这帮小兔崽子。

    想了半天,皇帝杨广也没有想到办法,只好把纳言(最高人民检察院院长)苏威叫来一起商量,判断一下杨玄感这小兔崽子能否成气候。在杨广看来,杨玄感非常聪明,他老爹杨素是只老狐狸,老狐狸的儿子自然就是中狐狸,或者小狐狸。

    纳言苏威见多识广,他早已看出国内民变之火已经开始燎原,一个智商不高的杨玄感不足为虑,怕只怕从此民变一发不可收拾。杨广听完,沉重地点了点头,杨玄感的叛乱必须平定,那么高丽怎么办?征辽东还能进行下去吗?

    就在杨广郁郁寡欢之时,一个黑影悄悄地离开了东征军大营,当夜就投奔了辽东城内的高丽军,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杨玄感的同党之一兵部侍郎斛斯政,也就是兵部尚书段文振一直告诫杨广不可重用的那个人。先前斛斯政接到杨玄感的密信,随即安排杨玄感的两个兄弟杨玄纵、杨万石从辽东前线返回参加叛乱。现在杨玄感已经正式起兵,皇帝追查同党迟早会追查到他,索性一不做二不休,投奔高丽去吧,出了国,皇帝杨广也不能把我怎么着。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