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这是宋史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十一章 请注意,现在我是皇帝(11)(2/2)

    当天大伙儿就此打住,除了喝酒吃肉,再不提什么长江南唐,然后几天之后赵匡胤就宣布班师回朝。

    大队人马回京城,一路之上,除了皇帝本人脸上还带着微笑之外,所有的将士们都一脸的郁闷。他们不解、愤怒、想杀人!那个前战俘冯延鲁想必这时正在南唐受到英雄般的欢呼了吧?就因为他敢梗着脖子跟大宋的开国皇帝顶嘴,而且大宋的皇帝竟然突然之间软了蛋。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在这些大兵的心里,他们战无不胜的皇帝跟这种没用的文人多说句话都是浪费,直接杀过长江去,把南唐那帮软柿子一把捏碎,那该多么痛快,而且一了百了!可现在倒好,被这个不知死活的混账老文人几句话就崩了一脸的屁,灰溜溜地往老家跑,这算怎么回事嘛!

    这只有赵匡胤本人知道。的确,打过长江去并不是不可能,而且一但他下定了决心,别说是冯延鲁,就算真是唐雎复生,也不过就是伸手拔刀再砍过去这么简单而已。可是赵匡胤自己清楚,他的底子有多薄,好不容易把李筠和李重进都摁倒了,这时候要是在长江边上稍有闪失,大后方那些刚刚稍停下去的大小节度使们就又会一个个地蹦出来。那时就真的大事去矣。

    现在有什么不好吗?李重进死了,扬州夺回来了,此行的所有目的都已经达到。现在应该做的,就是全须全尾地回到老巢去,休息几天,然后把自己的内部彻底理顺。

    第一件事,就是再次确立赵普的身份地位。

    在平定李筠之后,赵匡胤因功提升他为兵部侍郎,充任枢密副使,作为枢密院的二把手,名正言顺地接管全国的军务大事。从这个时候起,赵普就开始在北宋初年的十年里大权独揽。

    这里要提一下枢密院。这个词最早出现在唐朝的唐代宗时候,标准名称叫“内”枢密院,很遗憾,这个在后来威名赫赫,统率全队的部门,最初的领导人是……太监。而且只是负责朝廷的机密文书。就是这么的简单。到了五代的时候,国家动乱,百业凋零,连太监都成了稀有动物,于是才用了文人谋士来当枢密使,进而参与国家的军国大事。

    针对于赵普,他在枢密院一干就是两年,这让后来的元朝人都非常佩服,编宋史的脱脱先生在修《赵普传》中,大为称赞赵普作为赵匡胤的首席心腹,兵变成功之后赵匡胤不急于酬其功,他也不急于揽权,君臣相安,同心同德,非常罕见。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