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事儿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十章 孤军(1)(2/2)

    “那你和我一起走吧。”这似乎是一个两全其美的方法。

    “我是国家委派的江西巡抚,这里就是我的职责所在,死也要死在这里!”

    王守仁没有多说什么,他理解,也尊重孙燧的这种选择。

    他整好衣冠,郑重地向孙燧作揖行礼,然后大步离去。

    对着王守仁那渐行渐远的身影,孙燧大声说出了他此生最后的祝愿:

    “伯安(王守仁字伯安),珍重!”

    王守仁听到了这句话,却没有回头,因为他知道,要报答这个勇敢无畏的人,他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惊变

    孙燧的判断是正确的,因为几乎就在同一时刻,朝中发生了一件事情,而这件事最终让朱宸濠的阴谋败露了。

    宁王朱宸濠一度很自信,因为他已经买通了钱宁、杨廷和等朝中位高权重的人,自认为后台够硬,可他没有想到,他的这番动作却得罪了一个更为强势的人。

    这个人就是江彬。

    江彬是武将出身,陪同朱厚照出巡北方,还参加了多次战斗,很受朱厚照的信任,红得发紫,这下子钱宁就不高兴了,因为他的特长只是拍马屁,而江彬则比他多了一门技术,不但能拍马屁,还能陪着皇帝打仗。

    一来二去,两个人就成了冤家,互相寻找对方的破绽。江彬先下手为强,决定在宁王的身上做文章。

    这个消息不胫而走,经过路边社的报道,越传越广,很多对钱宁不满的人也准备借这个机会下一剂猛药。

    恰好此时,一贯善于随机应变的杨廷和也感觉到不对了。照这么个搞法,宁王那边要出大问题,到时自己也跑不掉。他决定解决这个难题。

    于是在众人合力之下,朱厚照决定派人去警告一下宁王,让他老实一点。

    事实证明,杨廷和先生受人钱财,替人消灾,还是很够意思的,他特意跟使者交代,只要把意思传达到就行了,没有必要把事情搞大。

    为解决这件事情,杨廷和费尽了心机,用尽了脑筋,四处周旋,本以为能天衣无缝地做到功德圆满,可惜,他还是疏忽了致命的一点:

    朱宸濠先生的心理素质不过关啊。

    当皇帝使者前来的消息传到南昌的时候,朱宸濠正在举办他的生日宴会,听到这件事情,他十分吃惊,当即停止宴会,找来了刘养正商量对策。

    面对着朱宸濠期待的目光,刘养正十分镇定,不慌不忙地对这件事情做出了客观科学的分析:朝廷中的关系都已经打通,而且一直无人通报此事,现在却突然派出使者前来,一定是有了大的变故。必须立刻行动,否则可能性命不保。

    “事情紧急,刻不容缓,应该动手了!”

    刘养正是个让人哭笑不得的家伙,读书没心得,进士也考不中,却整天目空一切,杨廷和先生神童出身,考试成绩优秀,在官场混了二三十年,好不容易想了个辙,准备大事化小,却被这位仁兄插了一杠子,非要捅破天不可。

    这么看来,科举还真算是个好制度。

    朱宸濠紧张了,他相信了刘养正的说法,这是很正常的,以他的资质也就能和刘养正这一类人混了。

    他决心造反了。

    但在此之前,必须先解决孙燧这个令人头疼的人物。

    所以他特地选定了谋反的日期——明天。

    明天是正德十四年(1519)六月十四日,这一天孙燧和巡抚衙门的官员将要到王府祝贺他的寿辰。而那时,将是动手的最好时机。

    第二天。

    孙燧带着他的巡抚班子来到了宁王府,然而一进府内,他就大吃一惊。

    因为在祝寿的会场,除了来宾外,竟然还有另一群不该出现的人——几百个身穿闪亮盔甲、手持利刃的士兵。

    扑面而来的杀气让孙燧打了个寒战,他意识到,今天可能要出事。

    很快,宴会的主角宁王出场了,他的脸上没有过生日的喜悦,却似乎有着无尽的悲痛。

    他哭丧着脸,向在座的人开始诉说他痛苦的原因:

    “告诉大家,孝宗皇帝(朱祐樘)抱错了儿子啊!”

    大家都傻了,这种八卦猛料您是怎么知道的?

    宁王兄看见大家都被镇住了,越发得意:

    “好在太后发现了,现在她已经下诏,让我起兵讨伐朱厚照,就是这么回事,大家知道了就行了。”

    忽悠,您就接着忽悠吧。

    孙燧最先反应了过来,事到如今,他也不讲什么礼数了,两步跑到宁王面前,伸出了手:

    “太后的诏书呢?!”

    朱宸濠把眼一横,风度也不要了:

    “你少废话!我现在要去南京,你识相的就跟我一起走!”

    孙燧终于发火了:

    “你嫌命长啊!还想让我和你一起造反?!白日做梦!”

    孙巡抚的反应很快,说完后立刻朝门外奔去,可又被侍卫拦了回来。

    朱宸濠被孙燧激怒了,但片刻之间他已恢复了平静,慢慢地走到孙燧面前,冷笑地表达了他的愤怒:

    “好吧,我成全你。”

    此刻,面对这一切,随同的官员们反应却着实让人难以置信,除了按察副使许逵挺身而出,大骂朱宸濠外,其余的人都保持了惊人一致的态度——沉默。

    朱宸濠不以为然地挥了挥手,发布了命令:

    “把他们两个带到城门外,斩首示众!”

    然后他轻蔑地看着那些剩下的官员,亲切地询问:

    “还有谁?”

    等待他的仍然是一片死一般的沉默。

    在暴力和死亡威胁面前,沉默的永远是大多数。

    孙燧和许逵就这样被拉了出去,而孙燧实在是一条硬汉,即使被绳子捆住,依然骂不绝口,残忍的叛军打断了他的左手,也没有让他屈服。

    他们就此被带到了惠民门外,这里是行刑的地点。

    孙燧没有丝毫的慌乱,只是平静对许逵说道:

    “事已至此,真是连累你了。”

    许逵肃然回答:

    “为国尽忠,是我的本分,何出此言?”

    孙燧欣慰地笑了,他面对着几天前那个背影消失的方向,低首说出了最后的话:

    “全靠你了。”

    杀掉了孙燧和许逵,朱宸濠开始处理善后事宜,他的手下立刻趁机占领了巡抚衙门,接管了南昌城内的所有防务,一切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然后他充分发扬了民主精神,派人到那些巡抚衙门的官员处一一登记,搞民意调查,内容只有一项:是否跟我一起造反。

    回答是的人立刻封赏,回答否的人关进牢房。

    最后结果是四六开,大部分人拒绝跟着他干,当然了,并非因为他们有多么的爱国,只是觉得跟着这位仁兄造反没什么前途而已。

    事情大致解决了,刘养正找到朱宸濠,向他报告人员的招募情况。

    朱宸濠看完了人员名单,却皱起了眉头。

    刘养正刚准备请示下一步的行动计划,朱宸濠挥手制止了他:

    “还缺了一个人。”

    “他应该还没走远,现在马上派人去追,追上之后,格杀勿论!”

    孤军

    王守仁确实还没有走远,他跟两个随从刚刚沿水路走到了丰城,就获知了一个惊人的消息:宁王叛乱了。

    随从们十分慌乱,王守仁却并不吃惊,他早就知道这一天必定会来临。

    但当这一天真的到来时,还是显得那么突然。

    孙燧,想必你已经以身殉国了吧。

    王守仁仰望着天空,他知道自己再也见不到这位同乡好友了。

    但还没等悲痛发泄完,他就意识到了一个更为严重的问题。

    “马上停船靠岸。”王守仁下达了命令。

    随从以为他要去办事,便紧跟着他上了岸。

    可是他们跟着这位仁兄转了好几个弯子,也没见他去衙门,却又绕回了江边,另外找到了一艘小船,继续由水路前进。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