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牧的措施,被匈奴单于认为是胆怯,赵王也当做是怯战。因此,赵王召回李牧,另选将军驻守。此后一年多时间里,匈奴骑兵来犯,赵军即出城交战。由于赵军分散戍守,机动性比匈奴骑兵要差许多,匈奴骑兵如劲风袭来,赵军多数死伤于匈奴的铁蹄和战刀之下。匈奴人大规模的骑兵队伍一时似乎变得天下无敌,尤其是正面的冲击。面对其雷霆万钧之势,赵军每战必败,边境地带变成了战场,百姓无法耕作放牧,举目一片荒凉,民不聊生。赵王只好再命李牧出任原职。李牧托病推辞,赵王再三下令。李牧提出如果用我,请允许用以前的作战方针。赵王应允。
李牧按以往的方针施行,边境局势又得到控制,相对稳定下来。又经过几年的经营、训练,赵军战斗力大为提高,求战愿望日趋强烈,匈奴则误认为李牧怯战,益发轻敌,出击时非常大意。李牧认为歼灭匈奴机会已经成熟,便于赵悼襄王元年(前244),进行战斗编组,选拔人员,组建了一支由各兵种编成的出击兵团。精选战车一千三百辆,骑兵一万三千人,骁勇步兵五万人,弓弩兵十万人,总兵力约二十万人,将其控制于待机地域,并加紧临战前的战斗训练及准备。
战斗准备就绪之后,李牧放出牛羊和牧人,布满山野。匈奴小队骑兵纵马追击。李牧即佯装失败,故意丢弃人畜让匈奴抢掠。匈奴单于以为赵军溃逃,看到到处是丢弃的车仗和辎重,于是亲率骑兵约十万人深入赵境。李牧见匈奴被引入,开始采取守势作战,以车阵从正面迎战,利用战车限制、阻碍和迟滞匈奴骑兵的冲击;以弓弩兵轮番发射;而将骑兵及精锐步兵控制于军阵侧后。当匈奴军冲击受挫时,李牧乘势将控制的机动精锐部队由两翼加入战斗,发动钳形攻势,包围匈奴军于战场。经激烈格斗战后,除单于率少量亲卫兵突围逃走外,进犯的十万骑兵全部被歼。李牧在歼灭匈奴主力后,又乘胜前进,破楼烦、击东胡、降林胡(今山西北部),声震匈奴。此后十多年,匈奴不敢进扰赵国边境。在这次战役中李牧佯败,引诱匈奴到有利于己方的作战区域。针对匈奴军骑兵机动性、战斗力强及以掠夺为主要作战目的的特点,实施坚壁清野,使敌优势无从发挥,军需无法补充,同时采取一切措施提高自身战斗力。待双方力量对比发生变化后,集中力量,充分发挥各兵种协同作战的威力,进行包围,是获得胜利的主要原因。匈奴单于则大大违背了用兵戒律,贪恋战利品,追击饵兵,结果几乎被杀。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