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在三十六计 赢在孙子兵法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十五章 避实击虚,引蛇出洞(3)(2/2)

    大夏国赫连勃勃病死后,其子赫连昌即位。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听说夏国内部政权不稳,就亲率大军攻打夏都统万城。但统万城城池坚固,攻城未能奏效。

    公元427年,魏太武帝率领三万骑兵,日夜兼程,准备第二次攻打统万城。文武大臣见拓跋焘只是轻装前进,都劝他不如带着步兵和攻城器械一同前进。万一攻城不利,后退时也好有一些支援。拓跋焘却认为,用兵之道,攻城是下策。如果带着攻城的器械,敌人必定坚守城池不出战。这样天长日久,粮食吃完了,士兵们都被拖得疲惫不堪,那时就进退两难了。现在敌人看到只有骑兵而没有步兵来,一定会放松警惕。如果能引诱他们出城,就可以战胜他们。因为魏军士兵离家都有两千多里地,又隔着黄河,退路已被截断,这就是所说的置之死地而后生。用这样的军队打仗,决战可以取胜,攻城就会气馁。拓跋焘让大部分骑兵埋伏在深谷中,只带少数人马来到统万城下。这时赫连昌的一名将领狄子玉投降了拓跋焘,并报告了一个重要情况:赫连昌听说魏军要二次攻打统万城,就派人去长安向大将赫连定求助。赫连定让赫连昌守好统万城,等他打败北魏大将奚斤,再回师统万城,内外夹击,一举取胜。拓跋焘得知赫连昌无意出城迎战,自己的计划有可能落空,不免有些担心。如果赫连昌据城不出,自己的粮草不足,就不得不撤军了,所以拓跋焘准备用计把赫连昌引出城来。

    拓跋焘为了引出赫连昌,就把军队全部撤到城北,装出一副疲弱的样子,等待赫连昌出城攻打。正巧这时魏军有几个军士因犯军法逃到了统万城内,他们告诉赫连昌魏军粮食已吃完,现在只有用野菜充饥,辎重、步兵都拖在后面。如果出击,必会取胜。赫连昌马上改变了守城的计划,带着骑兵、步兵三万人冲出城来。北魏的司徒长孙翰劝拓跋焘暂避兵锋,先不要迎战,等待步兵集结。拓跋焘坚持原来的计划,带兵假装向北逃跑。赫连昌一看,以为魏军真的败退,便兵分两路包抄上来。这时吹起了东南风,黄沙蔽日,拓跋焘的内侍劝他暂避一时,明日再战;北魏一个大臣却认为千里征战,不应仓促之间改变作战计划,应趁敌人前后脱离,首尾不能相顾时,分路出击,打他个措手不及。拓跋焘点头称是,就吩咐骑兵分路出击夏军。虽然拓跋焘身中六箭,仍奋勇当先,大夏的军队全线崩溃,魏军终于攻占了统万城。

    引蛇出洞,是欲与敌人决战,而敌人却不与我军交战时调动敌人,往往是先制造一些假象,引诱敌军前来攻打,然后我军后发制人,战胜对手。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