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宋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1. 推己及人:杯酒释兵权(2)(2/2)

    作为跟随赵匡胤多年的将领,石守信、王审琦深知赵匡胤不是一个随便什么话都会出口的人,这也表示一旦他开口说了什么,必然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现在这一席话,众人才明白赵匡胤是担心自己当年的作为会有人效仿,现在虽口口声声不怀疑大家,但既然此话出口就表示众人都在他担忧的范围之内,这样的猜忌可不是做臣子的人可以承受得起的。王审琦忙说:“臣等愚钝,都没有想到这一步,但是又不知道该何去何从,还请陛下给臣等指出一条明路。”

    赵匡胤将杯中酒晃一晃,从容不迫地对众人说:“人生在世犹如白驹过隙,你等随我四方征战所为何事?还不就是富贵金帛?还不是为了让子孙们都能过上好日子!既然是这样,你们倒不如不要再为了带兵而费神,去选个好地方,广置良田美宅,以娱自己的晚年,也算是为子孙立下了永久之业。这样一来,你我君臣之间也可以少了很多猜忌,大家相安无事,岂不是美事?”

    众人忙道:“陛下想得周到!臣等谢陛下大恩!”

    席间的一番剖析看似简单,甚至沦于庸俗,以安享晚年为由作为劝诫的出发点,似乎不符合这些人要建立功勋的心态。但这其实正是赵匡胤和他们长期相处,经过深思后所设计的,也正是这样一个出发点迎合了这些武将的心思,配合赵匡胤的皇权压力,才让他们迅速接受了这一提议。石守信等人出生入死在战场上所求的,不外乎荣华富贵和老来荣光,至于做皇帝的美梦也许他们也都想过,但也深知这个可能性非常之小。既然能够有荣华保障,又何必为了这个小小的可能性而继续厮杀呢?所以赵匡胤才以“人生短促,不如及时行乐”为由打动他们。这些人都是从五代战乱之中走来,深知君臣猜忌的严重性,因为很多流血战争即因为猜忌而引发。赵匡胤提出的双赢计划所依靠的并非他的狡猾,而是他的明智。

    石守信等人第二天便以年老多病为由,向赵匡胤提出了辞职的请求。赵匡胤自然一一照准,以养老为名又赐给他们不少钱财,这一“杯酒释兵权”的任务最终圆满完成。

    对于此事,历来众说纷纭,而赞赏者居多。皆因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之中“家天下”的统治形式,导致皇帝将天下作为自己的私产,因此对于所有具备威胁条件的人都不会手下留情,兔死狗烹、鸟尽弓藏,对曾经协助过自己的功臣们斩尽杀绝是惯用手法。不管他们是否有野心造反,都要以防患于未然的心态杀之。古来不杀功臣的也不过两三君,赵匡胤就算一位,因此他的这种做法赢得了很多赞誉。

    从赵匡胤释武将兵权开始,宋王朝便确立了一个重要的指导思想,对于武将的任命慎之又慎,在军中担任重要职务的,要不然便是文官,要不然便是根基不深的年轻将领。但不管是文或是武,都是国之大器,要想让一个国家得到长治久安就必须要二者相辅相成,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不可分割的。终宋一朝,军事上一直都相对孱弱,自始至终都被周边辽、金、蒙古等少数民族政权所威胁。整个赵宋基业虽然三百多年来都屹立不倒,但同时也飘摇不定,摇摇欲坠,给后世留下了积贫积弱的印象。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