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汉营中刘崇志在必得之时,柴荣在后周军中严密布置着攻防的阵势。他对诸将说:“我军虽然在人数上稍逊于对方,但这不能说明什么。战争最重要的是士气,只要我军士气高昂,一定可以将刘崇赶回太原去。”
诸将对于皇帝御驾亲征感到非常受鼓舞,符彦卿说:“敌人虽然来势汹汹,但各有所图,契丹军队和汉军各为其主,难免离心。而我军却是为了保家卫国而战,众将士都愿意誓死一战。”
柴荣点点头,开始战斗部署。他派大将张永德从左翼直攻,而符彦卿迂回绕到敌后,让白重赞从右翼进军,对北汉军队形成包抄之势。为了鼓舞士气,将在上一次战斗中临阵脱逃的樊爱能、何徽等人绑到营前处斩,柴荣对众将士说:“国家安危在此一战,我誓与众将士共存亡,不败汉军绝不回朝!”说完便挥剑冲在最前面,直奔汉军阵营而去。
众人受到了鼓舞,时任后周宿卫将的赵匡胤大声喊道:“我主处境危急,我们做将士的怎么能不誓死保护呢!让陛下和敌人交战,还要我们做什么?”于是拉弓射箭,一连射中数十名敌军。士兵们见主将如此英勇,皆浴血奋战,决意拼死击退汉军,个个以一敌百。
这一次发生在北汉与后周之间的高平之战使刘崇损失惨重,虽然在此之前,北汉的军队数量占据优势,但他没有想到柴荣会御驾亲征,而后周军队在他的领导之下如此英勇。北汉主将张元徽在此次战斗之中殒命,刘崇被团团包围,原本以联军的名义前来救援的契丹将领杨衮见后周军队如此强悍,又对刘崇轻视自己抱有怨恨,因此也不愿相救,径自撤退了。最终这场战斗刘崇大败而归,北汉军队尸横遍野,仅余万人得以南归。
柴荣凯旋之后,将曾经阻拦自己的冯道派去为郭威修建坟墓,而对战斗之中表现英勇的符彦卿、赵匡胤等人重重嘉奖。经此一役,柴荣不仅表现出坚决无畏的帝王气魄,更为后周的安定开创了良好的局面。高平之战后,柴荣发现了后周军队建设的弊端,开始从各地提拔精兵强将,组成一支具有强悍战斗力的禁军,这支队伍在后周接下来的战斗中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在与后蜀、南唐的战争之中夺得了大片领土,更从契丹的手中夺回了宁州、瀛州、莫州共计十七县,取得了五代时期中原与契丹交战的最好成绩。
周世宗一生的文治武功,堪称五代君主第一,他也被尊崇为五代最杰出的政治家。他一生俭朴,诚心纳谏,建立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政策,在税收、吏治、法律等方面都有卓越贡献。《大周刑统》等法规是五代时期最优秀的法律规范,对于后世的《宋刑统》等均有重大影响。柴荣还兴修水利,疏通漕运,对大运河、黄河、汴河等河流进行疏通,从而使经济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五代时期佛教兴盛,柴荣大胆地毁佛铸钱,对寺院和僧人都加强了管理,使六十万人还俗,不仅减轻了国家负担,也增加了劳动力。而他也以自己出色的军事才干致力于国家的统一,使后周成为当时最为强大的国家之一。但在与契丹的战争节节获胜之时,他却因病于三十九岁的壮年逝于开封。虽然美志不就,令人惋惜,但他所建立的基业为后来北宋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依然无愧于一代英主的美誉。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