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史上的100次转折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82.波茨坦会议的举行
    82.波茨坦会议的举行

    时间:1945年7月17日—1945年8月2日

    人物:斯大林、杜鲁门、丘吉尔、艾德礼等

    影响:波茨坦会议的举行,为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奠定了基础,也深深影响了战后国际关系的发展和新秩序的建立,同时还缓和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的矛盾冲突。

    1945年7月的一天,英国伦敦上演了具有戏剧性的一幕,英国大选揭晓,以丘吉尔为首的保守党在大选中落败,而以艾德礼为首的工党脱颖而出。大选后,丘吉尔内阁宣布解散,艾德礼迅速组织了新的内阁。作为一个带领英国民众取得反法西斯胜利的民族英雄,丘吉尔满心欢喜地从德国赶回来,而这种结果,却让他始料未及。这一天,也是《波茨坦公告》发表的日子,作为新的英国首相,艾德礼接替丘吉尔到德国继续参加没有结束的波茨坦会议。

    德国于1945年5月8日宣布投降之后,怎样处置德国以及处理战后欧洲的其他一些事务成为了盟国之间急需解决的问题。加之,盟军在太平洋战场上节节胜利,美国希望苏联也加入到对日作战中来,正如杜鲁门在他的《回忆录》中所说:“我去波茨坦有很多原因,但是,在我的思想里,最迫切的是要得到斯大林个人重申俄国参加对日作战的决心,这是我们军事领袖最急于要办到的一件事。”于是,带着这些目的,在美国总统杜鲁门的提议之下,美、英、苏三国首脑带领各自的外长,于1945年7月17日在德国柏林郊外的波茨坦举行了会议。

    波茨坦会议包括首脑会议、外长会议和全体会议,大致上可以分为两个阶段。7月17日到7月25日为第一阶段,中途因丘吉尔回英国参加大选休会两天,从28日起,英国新首相艾德礼代替丘吉尔参加了最后几天的会议,会议一直持续到8月2日才结束。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