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庞大的船队要想行动有序就必须要有严密的组织形式,于是郑和按照海上航行和军事组织形式将其进行了编排,将人员分为了五个部分:指挥部分、航海部分、外交贸易部分、后勤保障部分、军事护航部分,各个部分各司其职,确保了航海的安全。著名的国际学者,英国的李约瑟博士给予了这支船队高度的评价“明代海军在历史上可能比任何亚洲国家都出色,甚至同时代的任何欧洲国家,以致所有欧洲国家联合起来,可以说都无法与明代海军匹敌。”
从1405年到1433年,郑和共七次下西洋。《郑和传》中记载,郑和的船队足迹遍及占城、爪哇、阿丹、南巫里、甘巴里、兰山、彭亨、急兰丹、忽鲁谟斯、八撒、天方、黎代、那孤儿、沙里湾尼、不刺哇等亚、非36个国家和地区,最远的到达了红海和非洲东海岸。
明朝先进的造船技术为郑和下西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当时船的稳定性强、抗沉性很好,而且能储备大量的淡水。先进的航海技术是郑和能够安全出海的另一个有利条件,白天船队使用指南针,用各种旗语保持船队的联络,夜间就用牵星术和针路薄,并用灯笼反映各种情况。
郑和的船队以中国传统礼仪“以和为贵”为行动准则,以传播“四海一家”、“天下为公”的中华文明为己任,他的船队所到之处,都会受到当地人的欢迎。郑和把从国内带来的礼物送给当地王亲贵族,并在当地进行贸易。中国的丝绸、茶叶、瓷器等物品极受欢迎,所到之处往往被抢购一空。郑和也从那里换取特产,如珠宝、香料、药材,这些东西被带回国后,以成本的几倍甚至几十倍的价钱出售,利润相当丰厚。
当时我国的沿海地区经常遭到倭寇的骚扰,郑和的船队给了他们重创,减轻了明朝在北方的压力。郑和还在出使西洋的过程中调节周边国家的矛盾,维持了当地的稳定和海上的安全。
郑和下西洋不仅带动了海外的贸易,还把中国先进的文化和科学知识传播到各地,尤其是亚非一些文明开放较晚的地区,受益匪浅。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航海家、和平的使者,人们在当地建立了郑和庙或是胜迹,如马来西亚的三宝山、印度尼西亚的三宝庙等。
宣德八年(1433年),为了中外文化交往和航海事业,郑和积劳成疾,在归航中逝世于印度,永远长眠在他开辟的和平之路上。
【牵星术】
牵星术,是我国一种古老的航海技术,早在秦汉时期就有记载,如《汉书?艺文志》中记载的《海中星占验》、《海中五星经杂事》等。中国的航海家很早就懂得利用星座的位置来导航了,牵星术就是利用北极星和北斗七星的位置与海平面的角度来确定船只的航向和位置。这项技术的专用工具是牵星板。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