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战乱,很多百姓到朝鲜半岛避难,造纸术也随之流传到了那里。公元七世纪,新罗(今韩国)统一朝鲜,造纸术得到发展,所生产的“高丽纸”受到中国书法家的喜爱。公元九世纪之后,造纸术通过丝绸之路传到古印度,之后又传到阿拉伯、西班牙、意大利、法国、德国并最终传遍欧洲。
造纸术的传播,不仅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也使教育得到普及,更成为唐朝印刷术诞生的催化剂,并深刻地影响了世界文明的发展进程。
根据史料记载,我国的印刷术产生于隋末至唐初这段时间,起初为雕版印刷。可是雕版印书有很多缺憾,不仅费时,费料,出错之后不易改正,由于是木制品,所以很难保存,经常会因为虫蛀或者受潮变形而成为废品。毕昇用他的智慧和经验发明了活字印刷,弥补了雕版印刷的不足。据《梦溪笔谈》记载,毕昇在规格统一的胶泥上刻字,然后用火烧烤,待冷却之后便成为了坚硬的陶字,然后依类存放。排版时,在铁板上涂上松脂、蜡、纸灰,把需要的字放在铁板上,排满之后用火烧烤,等松脂和混合物融化与字体黏合时,用木板把字压平,铁板冷却之后就可以印刷了。这种方法不仅大大提高了印刷的效率,而且印刷完毕拆下来的字下次还可以继续使用,保存起来也方便。
我国的雕版印刷大约在公元8世纪传到日本,之后又相继的传到了埃及等国家,大约在13世纪左右,印刷术被欧洲的旅行家带回到了欧洲,并于14至15世纪开始并广泛使用。印刷术在欧洲的出现改变了只有僧侣才能读书的历史,为文艺复兴运动提供了重要的条件。
四大发明,不仅仅在中国科学文化史上留下了灿烂的一页,还造福了全世界,对世界文明发展史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蔡侯纸】
蔡伦在总结前人技术的基础上对造纸术进行了革新,他采用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等废旧易得之物为原料,经过浸泡之后,把原料捣碎放入锅中蒸煮,待煮成稀糊状时,用细竹把纸浆捞起,滤出水分之后定型,然后用石块压住纸张中的水分,再把半干的纸放在火炉上烘干,这样纸就造成了。蔡伦发明的这种原材料的处理、制浆、打浆、抄纸、干燥等工序,一直沿用至今。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