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野猪皮二世行走江湖(1)
1. 业余皇帝的天才构想
熊廷弼在辽东动辄得咎,处处被人掣肘。这个掣他肘的主要人物,就是兵部尚书张鹤鸣。
王化贞兵败后,张鹤鸣生怕朝廷追究他的责任,立即主动请求前往辽东。朝廷大喜,就给张鹤鸣加官晋爵,赐蟒袍玉带,尚方宝剑——这跟熊廷弼得到的麒麟袍、四枚纪念币相比,不啻是天壤之别。
张鹤鸣接旨之后,于家中狂饮十七日,这才出发。到了山海关熟悉了一下地形,就向上面打报告,以生病为由,要求休病假。
大明王朝极是怪异,对于那些极力推御责任、不肯从事具体工作的官员,从来都是特别的宽容,特别的人道。而对于那些负责任、有能力,忠心为国为民的官员,却是极度的凶狠残暴。所以张鹤鸣的辞职报告,很快获得了批准。
接着朝廷派宣府巡抚解经邦去经略辽东。
那解经邦却是个狠人,他连上三本奏章,声言:谁的再逼老子去辽东,老子跟他没完,大不了这个狗屁官不做了,辽东老子打死也不去。
按解经邦这么个搞法,夷他三族应该是说得过去的。但是在逆淘汰时代,朝廷特别爱护这种调皮捣蛋又拒绝工作的所谓“好干部”。于是朝廷摇头叹气:你看你,这个老解,不乐意去就不去呗,发这么大火干什么呢?
老解打死也不干,那么派谁去呢?
没办法了,大臣们只好请示明熹宗。明熹宗是大明朝闻名暇迩的木匠皇帝,有一手天下无双的木工手艺。皇宫里的喷泉,就是他老人家亲手设计的,还时不时的,搞出点手工艺品,让太监拿到集市上去卖,每一次都是以极高的价钱被抢购一空。
总之,明熹宗说到底只是个木匠师傅,当皇帝,这应该算是他的业余爱好。
但是这个业余皇帝,却出了一个绝妙的点子:
投票。
明熹宗说:不是说谁都不乐意去辽东吗?这好办,你们这些朝官大家相互投票,差额选举,谁得到的票数最多,谁就得去辽东,不去可不行。
大臣们乐晕了头,就聚在金銮殿,热热闹闹地展开了大明帝国时代的第一次民主选举。选举的结果,是朝中的王在晋隆重当选。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