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野猪的辉煌时代(3)
李成梁经略辽东的时候,天下人还不知道满清为何物也。当时辽东闹得最凶的是土蛮部落,这个部落特别能折腾,动不动就组织一票人马,呜嗷怪叫着,杀奔大明边城。到时候李成梁也带上一票人马,呜嗷怪叫着拦路截杀,就这样杀来杀去,杀得土蛮部落落花流水,杀得大明王朝坚若磐石。
大明王朝幸福地生活在李成梁的拱护之下,闲极无聊,吃得太饱,就找李成梁的麻烦,将李成梁解职。
李成梁镇守辽东凡三十年,只是大捷就有十次,被誉为“边帅之功,二百年来未有也”。这么好的将领,大明王朝为何要找他的麻烦呢?
这个事说起来,那就话长了。
早年朱元璋建立大明朝,学了宋朝的搞法,凡是有人犯了罪,不关监狱里,而是送到军队。这就有点把当兵当成了惩罚的意思,这样搞的结果,是搞得兵营中挤满了杀人犯、犯,正经人是没法子在军队里混的。
唐朝时中国有“宁为百无长,不为一书生”的说法,但到了大明王朝,却变成了“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所以在大明王朝,如果有谁想报国守边关的话,这就意味着他的八辈子祖宗都要跟着丢人,这种怪异的观念时日长久,早已是深入人心。就拿崇祯皇帝来说,勤王兵马一人五钱银子,这也不是崇祯皇帝太抠门,而是在他的眼里,对士兵是极度鄙视的,让你替朕打仗是朕瞧得起你,还好意思朝朕伸手要钱?
所以这个边关守将,汉人是决不肯干的,丢不起那个人!
幸好李成梁是朝鲜族,不讲究这个,于是他老兄趁机成为一代名将。
总之,李成梁保家卫国,让天下百姓无不鄙视之,但李成梁不管那么多,每天只管在总兵府的演校场上,带着士兵们摸爬滚打,不停地操练。这时候演校场的旁边,就会走过来一个少年,睁大眼睛看着操演,看得眼睛一眨也不眨。
这孩子又是谁?莫非便是那吴三桂?
非也,这时候吴三桂还没出生呢。这个孩子,他有一个响彻云宵的名字:
野猪皮!
野猪皮?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