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官与民(1)
如果根据中国人的判断,捍卫自己的权利的代价要高于维持现状的损失,那就很难号召他们起来反抗。他们是不会为呼吁宣传所感动的。根据自己的经验和观察,中国人知道猾与当地官府对抗是要面临焦虑、物质损失和可能的生命危险。他们选择忍受苦难,过着自己有把握的生活,而不是选择那些虚无缥缈的道路。
中国人和官府之间的关系问题是一个非常奇妙、有趣和复杂的研究课题。这种关系中存在许多明显而令人吃惊的矛盾之处,这种关系能够表明中国人民族特性中崭新而直接的方面。在商业领域,没有人比中国商人更加小心谨慎、机灵敏锐、精打细算。他们对自己的实际和目的了如指掌,尽一切力量去追求利润。他会花半天的时间和商业伙伴吵得面红耳赤,就是为了零点一厘铜板的得失。但是中国人却年复一年,心甘情愿地向官府缴纳一打以上的名目繁杂的苛捐杂税。大家心中都明白,官府征收的每项税收都远远超过了法律规定的数额,更不用说那些捐的了。他们对官府的黑暗熟视无睹,没有丝毫的反抗与怨言。但如果一个邻居或者相交终身的朋友,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在他看来伤害了自己的人性或尊严,他一定会与他没完。我认识两兄弟。一次,因为弟弟没有称呼哥哥“敬爱的大哥”,而是直呼其名,两兄弟大吵了起来。实际上,两人都是官府残酷黑暗的压榨的牺牲者,但却没有为此大吵大闹,也没有丝毫的抱怨。
恭亲王府花园长廊这些案阑能解释为中国人愚昧无知,缺乏权利观念,对自己的权利漠不关心。也不是像有些人指出的那样是因为中国人感觉迟钝、头脑简单、缺乏勇气。他们也不是因为普遍害怕官府,畏惧惩罚而忍气吞声。的确,中国人在谈论及皇帝的时候,大气都不敢出;但当话题转移到当地官员的时候,他们的观念和话语就变了。中国人非常随便地批评当地官员。在他们看来,这些官员和他们一样都是从老百姓中来的。他们对地方官的褒奖和责备也看得很轻。中国人非常喜欢给当地官员起绰号。他们一般根据官员的说话、外表、举止的特征编造出非常恰当的一个或多个绰号。即使最高级别的官员也不能避免这些“昵称”。在非正式场合,恭亲王被人们称为“六爷”,因为他是军机处领衔大臣,位列百官之首,同时也是前任皇帝的第六个儿子;有时他被称为“鬼子六”,因为他被公认为对外友好,而外国人在中国通常被叫做“鬼子”。内阁中有一位成员,人们从不称呼他的真名或官职,而叫他“尺蠖”。这是人们非常熟悉的虫子。我一次还听到军机处的某位成员将皇帝称为“我们的老板”。
尽管充满了迷信的思想观念、特有的兴趣爱好,中国人本质上还是非常现实的民族。他们很少沉浸于精神生活。他们更像是哲学家,而不是感性主义者,很少选择前途捉摸不定的道路。毫无疑问,民族性格中的这一特性在中国人忍受现实的或者潜在的不公平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对于温和的压榨剥削,中国人不会反抗,虽然他们确信反抗会带来好处,改善生活。如果根据中国人的判断,捍卫自己的权利的代价要高于维持现状的损失,那就很难号召他们起来反抗。他们是不会为呼吁宣传所感动的。根据自己的经验和观察,中国人知道猾与当地官府对抗是要面临焦虑、物质损失和可能的生命危险。他们选择忍受苦难,过着自己有把握的生活,而不是选择那些虚无缥缈的道路。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