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本色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六章宗教(1)(2/2)
    孔丘 (前551-前479),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右,儒家学派创始人

    在他死后250年,中国人才意识到他的学说在现实中的作用。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卒于公元前479年。然而据记载,汉高祖是第一位(约公元前200年)祭拜他的陵墓、以示对这位智者特别尊敬的君主。直到公元初年,皇帝才下旨修建孔庙,以为纪念。现在已有数以千计的孔庙遍及中国。每个中国人都崇敬他,他的话就是律法。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人们流利地引用他的话来讨论国际问题或是乞求施舍。他的话被用来平争吵,定国策。有时这种引用显得古怪可笑,和讨论的话题风马牛不相及,但是它还是很有分量。他是伟大的仲裁者、权廷调解人。

    以他名字命名的所谓宗教体系,是他的弟子从他笔下含混的措辞中发展得来的。它是纯粹的唯物主义,认为“气”是万物的本源。这种元素自身作用,发展出阴和阳两种自然力量。这两种力量相互作用,产生万物。提到创造力,诸如上帝、诸神,他的最著名的一位阐释者说道:“充分的证据证明神明是不存在的。孔夫子毫不困难地省略了这一领域的内容。”孔子对有关灵魂的罪恶,或是未来的奖惩根本不关心,认为它们与人类思想生活毫不相关。研究宗教制度的聪明的学者不会对孔子这些理论和后人的阐释感兴趣,也不会赞同他们的工作。学者们只会对那些既不确定又不完整的思想,以及毫无疑义又重复的论述感到迷惑。在看待孔子学说时必须要注意,这些学说只是他(有些是几世纪以后的)的追随者富于想象的推测,因此并不能把它当成孔子自己的真正思想(孔子本身的论述并不多),而只是表示了他可能的想法。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