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本色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一章中国行星系(5)
    第一章中国行星系(5)

    这些就是中国人刻骨铭心的记忆,它永久地影响了中国人对外国的看法。我们不必为导致英国人行动的其他原因和不满辩护,在中国人看来,即使没有鸦片,外国人也会发动对中国的武力干涉。中国人常常将其他事情挂在嘴边:直到1860年英法联军占领北京之前,那些针对他们国家的军事行动就没有真正停止过;他们的皇帝出逃北京城,并在途中病死;中国政府被迫做出更大的让步,允许鸦片的合法贸易。他们说,直到那时局势才平静下来,英国人才撤下战争的恐怖面纱,代以调和和抚慰的口气与政策。中国政府曾多次、急迫地做出努力,希望劝导英国同意立即或者逐渐断绝鸦片贸易。对于这些事情,明眼人都是非常清楚的。明眼人也都知道,这些呼吁被英国人漫不经心地束之高阁,或者直接拒绝了。这样的事实强化了中国人对西方人的认识,加深了中国人对西方人的厌恶之情。

    在如此背景之中,中国闭关锁国的状态被打破了,不得不正视现代西方世界,与之建立全新的、极不情愿的双边关系。她会痛恨站在她的立场看来毫无道理的侵略,这是自然的;她会误解甚至厌恶那些真心实意为她的最佳利益服务的人们,这也是自然的。她的统治者对现代国际法的原则和技巧、平等独立国家之间交往的规则一无所知。由于这种无知,他们经常将他们的政府摆在错误的位置上,因此经常在争取正当权利原本获胜的外交斗争中失败。他们像那些批评他们的人一样,对这样的现实情况非常清常但是他们太骄傲自大,以至于拒绝公开承认这一点。一次,清朝政府的一位内阁在本书中,作者经常提到清朝的内阁成员。频率之繁让译者怀疑作者将内阁、军机处、总理衙门,甚至是六部的高级官员混为一谈,并没有真正理解中国内阁的组成和成员之少。内阁成员多盛不直接参与外交,不会见外国使节——译者。成员对笔者说:“正义和权利在哪一边并没有多大区别,不管是什么问题,中国总会以失败告终。即使我们处于有利地位,我们也会铸成大错,把事情搞砸。”这种悲惨评论所包含的内容可能远远比说话者所认识的程度要深刻得多。

    这里有一个本身并不重要的例子,它能够充分印证这位内阁成员的抱怨。一直以来,北京城就有个习惯。每当皇帝出巡的时候,他所经过的街道和道路就是提供关闭,禁止一切人通行。一次皇帝要出巡了,清朝总理衙门提前两天就发出非常有礼貌的公文,知会在京各国外交机构。相关的街道并不在外国人居住区内,对我们不会有丝毫影响,而且关闭的时间也仅有两小时而已。但是,除了一家使馆外,每一个驻京公使馆都对清朝政府的这种照会表示不满。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政府客套过头了。在欧洲国家和美国的首都里,市政府,更不用说国家的枢密院,会为特定街道的暂时关闭而通知外国外交官,庸人自扰。如果需要的话,他们会将街道关闭一天,或者一个月。如果有外交代表对此提出责问,他们会迅速作出得体有力的反驳市政事务属于一国主权,完全不必照会外国外交机构。这是作者认为清政府多此一举的地方——译者。。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