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竟可这样读Ⅰ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十章 牧野之战(2/2)

    娇喘连连。

    郭敬明式的娇喘连连。

    她道:陛下,你去吧,我会遵守这个约定。

    世界上最浪漫的约定。

    当然,世界上还有一个最不浪漫的约定,内容与此类似。

    温酒斩华雄。

    纣决绝出门,决没回头。妲己眼中再一次涌满了泪水。

    可惜,只有背影,我们也看不见纣有没有哭泣。

    想来不会。

    这就是男人。

    或者男人的风范。

    他可以忍住下半身的冲动,想必也一定能忍住他的泪水。

    此去生死未卜。

    此战胜败难料。

    命寄浮萍随命去,君曾含笑君未来。

    也许,天已注定,我们只能在来世再度重逢。

    当然,这种委婉的女儿心思,姜子牙不会关注,他也没空关注。

    因为,他的眉头忽然锁紧,锁得很紧很紧。

    纣竟然在摆一个奇怪的阵形,远远看去,依然是左中右。

    然而,纣的锐师竟然不在中间,而是在左首。

    天子不在中间坐镇,实在是闻所未闻。更闻所未闻的是,中间的竟不过是那些平民奴隶,右首自然才是有辛甲混在里面的新军。

    周武王问道:相国,纣此般布阵竟为何意?

    姜子牙长叹一声道:纣真乃军中神才!

    周武王道:相国为何这样说?

    姜子牙道:他如此布阵有三大好处,一,间隔了新军,防止其暴动;二,如我方先攻击,则中军率先迎敌,七十万人浩浩荡荡,别说战斗,就是困也把我们几万人困死了。三,若我方不攻击,则其即令中军出击,消耗我们实力,然后再以锐师收底。我方必败无疑。

    周武王道:如此,则令辛甲现率新军叛变?

    姜子牙道:不。

    周武王惊道:为何?

    姜子牙道:辛甲现在可能指挥不动新军了。

    周武王没说话,他知道姜子牙会继续。

    姜子牙果道:因为现在敌我力量太悬殊,新军不过是墙头草,他们只会静观其变,选优胜者而跟从。

    周武王颤声道:你说新军只会落井下石而不会雪中送炭?

    姜子牙点头,幽幽地道:这就叫现实。

    周武王忽沉默无语,许久才道:可有克敌之法?

    姜子牙道:有。

    周武王急问道:为何?

    姜子牙道:新军举棋不定,平民奴隶不习战阵,纣的要害之处即在锐师。我方现尽全力直扑左首,一举克之,则新军必倒戈相迎,而平民奴隶也必借风顺势,不会无谓送命。

    周武王挥动令旗,急欲攻击,却被姜子牙一把按住道:侯爷稍等。

    周武王急道:不趁纣此时立脚未稳之际攻击,相国难道还别有妙法?

    姜子牙道:待我宣一军令。

    姜子牙转回身对军队大声道:诸将听令!

    军队立刻一片肃然,连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帖。

    姜子牙厉声道:骑兵全部解甲,只向左首冲击,步兵解衣,紧随其后,如有乱阵者,军法处置。

    周武王心中暗自赞叹不已。

    散宜生却道:铠甲原危护将士性命,相国却令其尽行解去,不知何意?

    姜子牙笑道:我只是想让他们冲得更快一些,速度是决定这场战争的唯一要素。

    散宜生点点头,若有所悟。但他也许不知道,姜子牙更想告诉每个人,只要向前迈了步,就别再想生与死的问题。

    战前,给人以必死之心。这就是一切军事的本质。当然,也许散宜生早就知道,他故意充傻,帮我们揭开这个谜团而已。

    万马齐奔。

    万箭齐发。

    人仰马翻。

    血流满地,残肢横飞。

    每场战争都无外乎此。可是,这场战争的特点是,只要有一匹马倒下,就有两匹马跟上来,而且跑得更急更快。

    锐师的手都软了。他们的弓箭实在射不过来满天蝗虫似的周军。

    而且个个不怕死。

    而且更恐怖的是,后面还跟着几万光着上身杀气腾腾的步卒。

    这时正是春寒料峭的时节。

    血流漂杵,这就是牧野之战的过程。

    也是全军覆灭的锐师给我们留下的惨烈篇章,他们战斗到了最后一个人,最后一滴血。所以纣才能借机狼狈逃回了朝歌。

    去时是七十万人,回来时是only one。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