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来之,则安之,没有退路,前面是刀山火海也要拼命地上。众大臣禀道:迁都实为国之重事,不宜仓促而决,还忘陛下熟虑之。
盘庚笑道:神灵已下昭示,尔等欲让朕逆天而行吗?
众大臣心一沉,只好话锋一转道:陛下,我朝累十余代方有今之安逸,陛下何忍弃之?
盘庚笑道:今之安逸正是由先祖迁都而来,我现欲学先祖之圣贤,尔等欲阻止乎?
众大臣立刻冷汗涟涟,只好再转话锋道:臣等岂敢,只因迁都实乃国之重事,故欲献一渡谏,唯请陛下察之。
盘庚笑容不减道:朕闻先朝,凡帝王定一终议,臣下莫不攘臂奔走尽心竭力;然如今朕决心如此,又有神灵指示,尔等仍聒噪不休,窃议纷纷,想百年之后,朕愧对于先祖,尔等独不愧乎?
众大臣立刻张口结舌,想了半天方道:此实非臣下所敢议,乃街头巷尾百姓之言,籍臣而上达圣听。
盘庚突然站起,斩钉截铁道:既是百姓之言,朕自当亲为解释。尔等既无异议,各返封邑,收束停当,令之一起,即刻迁都,不得有误。
众大臣乖乖退下。他们知道,他们输了,虽然都是官话文章,双方都未点出关键利益,但盘庚犀利的逻辑话锋早将他们的心理防线击溃。
也许只有万民沸腾之口才能破除这个疯子的魔障。众大臣叹道。毕竟,他们在流言的传播上下了太多的工夫。
第二天一早,盘庚下令将所有反对迁都的民众全部集于宫殿高台之下。面对黑压压的人头,盘庚发表了一次慷慨激昂的演讲:
各位亲爱的子民:
没有人愿意背井离乡,没有人愿意拖家带口而走向不可知的未来。这里安逸,这里熟悉,这里有我们热爱的土地,这里的一草一木都牵动着我们挥之不去的感情。无论是欢乐还是悲伤,无论是憧憬还是回忆,这里生活过我们的祖祖辈辈,我们热爱这里,纵使我们在这里背负着深重的苦难。血脉相连,将心比心,盘庚之心与各位何有一丝一毫的差异?
然而,如果我们不打碎今天的枷锁,我们明天将依旧活在这个枷锁中。不用自己的双手勤奋劳作,幸福永远不会降临身边。就像没有夏天的辛勤耕耘,哪有秋天的累累硕果?
迁都,也许会让我们这短暂的一生活得更加沉重和艰辛,可是,各位,低头看看你们怀抱中的孩子,那是王国的未来,也是你们梦想的延续。难道你们不希望通过自己今天的耕耘,让子孙有更璀璨的明天、更轻的赋税、更好的教育、更富足的生活?就像如果没有先祖们放弃安于现状、一心为子孙谋福的迁徙决心,怎会有今天我们的温饱和安康?
我知道,你们中有一部分人会因迁都损害到自己的一己私利而愤愤不平,到处散布谣言,诋毁王朝。对于此类叛逆分子国家必严惩不贷,亦请各位勿上当受骗,误入歧途。否则,必将遭到法律的制裁。
浩浩乾坤,苍天在上,朕立志迁都之心日月可鉴,绝无动摇。因为明天在向我们招手,那时我们将更加富足安康,少一些压迫,多一些自由。走吧,让我们一起跋涉,一起前行,一起披荆斩棘,一起走向沐浴着幸福光芒的未来。就这样从苦难走向幸福,就这样让我们永远在一起!
最后一句时,盘庚握拳、挥臂,,结束。
老百姓是最善良最容易忽悠的,领导都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了,情也煽得足够热泪盈眶了,还有啥话可说?回家收拾收拾包裹,准备上路吧?否则,软的不吃来硬的,还不来拆房子啊!
盘庚笑了笑,看着各位大臣,他只想让他们明白一件事情,大臣们自然是都明白了。
演讲的威力有时候比流言大很多。
于是,商民悉迁,朝政为之一新,再现盛世之象。其新都位于今河南安阳(殷墟),因古曰“殷”地,故商朝自此后又称“殷”或“殷商”。
盘庚迁都对现代社会亦产生了重大影响。因为他为后人留下了大量可入中药的甲骨,据说疗效还很好。
不过历史学家一直痛心于这件事,因为那些甲骨上刻着举世闻名的“甲骨文”,是货真价实的国宝。
盘咐后,传三世至武丁,此时殷商盛业已衰,亟待振兴。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