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惩凶与选贤(2)
有生之年,绝无相叛。
舜是个伟大的君主,但越伟大的君主越擅用谋。所以,请接受现实。
孟子曰:麒麟之于走兽,凤凰之于飞鸟,太山之于丘垤,河海之于行潦,类也。圣人之于民,亦类也。
用一句最简单的大白话概括上面这段文言文含义就是:圣人不是钢板一块,他也是人!
万章曾问孟子道:同为恶人,象竟被封至有鼻享受荣华富贵,四凶殄灭后族人还要流徙,请问这就是圣人的仁义吗?
孟子答道:圣人也和常人一样亲爱弟弟。亲爱他自然要赐予荣华富贵,这有什么好非议的呢?哥为天子,弟为匹夫,岂不更令天下人耻笑?
万章又问:那么有鼻之人何罪,而要平白遭受象的暴虐?
孟子道:有鼻自有官属治理,象只不过获取赋税财物而已,怎有机会暴虐百姓呢?
客观地说,孟子的回答很强词夺理,假如把他看成圣人的话。但若不看成圣人,倒头头是道。
圣人也是人,但我们非认为他们不是人。为之奈何?
舜这个时候才完全体会到尧对他的一片赤诚和热心。在人才选拔上,尧宁愿自己忍辱负重,遭受重重非议,也要把金钥匙毫不吝啬地赠给舜。
当时,高阳氏有才子八人,称为“八恺”,高辛氏有才子八人,称为“八元”,全国人民都知道该从他们中间选拔,大臣们更屡次推荐,尧偏偏就搁置不议。舜一举贤,首先正了“八恺”“八元”的官位,获得了空前赞声一片。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