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钱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三十一章 官银钱号(2)(2/2)
    谁也没想到,就在这“众手浇开幸福花”的大好时刻,一场金融风暴卷地而起。

    这是历史给大家变的小魔术:只要你跟着千百人一起把钱投下去,常理就回归了。

    投资过热——股票跌价——公司破产。

    光绪八年十二月初四(1883年1月12日),“金嘉记源号丝栈”因为亏损56万两巨款,突然倒闭。

    这家商号一垮,牵累的钱庄一共有40家。

    其他没沾水的钱庄见势不好,都纷纷收回贷款。眼看就要来到旧历年的年终了,金融市场银根骤然紧缩,不是吉兆。

    钱一玩不转,用现在的说法就叫“资金链断裂”,那是神也解决不了的难题。

    资金一紧,市场越发恐慌,商号跟谁借钱也借不到。跟着就有20多家商号因为资金周转不灵,完了!

    金融危机就是链式反应、接连跳水、多米诺骨牌效应,没有谁敢去救市,也没有人敢逆势操作。

    这20多家商号一倒闭,倒欠人家的款项160多万两,这又牵连到20多家钱庄玩不转了,在除夕之前停业清理。

    到了正月初五,上海南市和北市的汇划庄,停业了快一半。

    上海平准股票公司也在风潮中烟消云散。

    这个年过的,一片白茫茫啊!

    这一年,也该着上海金融业多灾多难。到了光绪九年的十月上旬,金融风暴再次刮起,广东商人徐润经营房地产亏损,拖欠债务好几百万两还不上,牵累钱庄22家。

    紧接着,上海“阜康雪记钱庄”破产倒闭,再次引起金融业大地震。

    这个钱庄,是浙江巨商胡光墉个人开的。他在杭州、宁波、福州、汉口、北京等地也有“阜康”钱庄和银号,此外还有当铺22家。

    当时各省的公款和权贵豪门的钱财,大多都存在他各处的钱庄里。

    胡光墉的破产,极富戏剧性。

    他依仗雄厚资本做后盾,主营茧丝。那时候,生丝是外国商人最中意的中国商品,茧丝市场的价格一般都操纵在外商手里。

    胡光墉倒也有点民族自尊心,意欲与外商在茧丝市场决一雌雄。他叫手下的各当铺在江浙两省放开收购茧丝,预付给蚕农定金,务必不要使货源落入外商之手。

    尔后,他便在伦敦组织销售,要开拓自己的茧丝外销渠道。

    哪晓得人家外商也有地方保护主义,伦敦茧丝收购商联合起来,故意压低收购价,上海的各洋行见石头不对,也同时停止收购茧丝。两边先后一动作,茧丝价格立刻大跌。

    几天之内,胡光墉就亏损了白银1000多万两!

    当年10月,他在杭州的泰来钱庄率先倒闭,11月,上海阜康雪记钱庄跟着倒闭。这一来,他庞大的金融帝国的信用立时中断,上海商界为之震动!

    上海的消息一传出,各地富商纷纷涌向胡光墉的钱庄提现,一家伙就提垮了他在各地的钱庄和银号。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