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这都是钱啊!(1)
宋朝这匹大骆驼,背负的东西太多了,财政上入不敷出,怎么搜刮也是不够用。一年下来收支相抵、国库空空是正常的,赤字几百万缗也不奇怪,有一年赤字甚至达到千万。
存折上没有一分钱的人是什么人?穷人。
那么,表面富丽堂皇的宋朝,就是一个大穷国。
其实,一个国家百姓多,不要紧。人多纳税就多,可以把国家纳成个富国。
可是再富的国,用官员数字一除,也就成了个穷掉底的穷国!
这道理,宋朝的皇帝就是想不明白。
宋朝钱币就是一场书法盛宴
我们言归正传,来讲宋朝的钱。
宋元通宝宋朝因为赵匡胤尊重文人,所以文化非常繁荣,体现在钱币上,那就是花样繁多。
虽然宋代铸造的都是在唐就已定型的通宝钱,但宋钱有它的独特之处,即种类多、版面多、钱文书法超级漂亮。
宋钱除了少矢种之外,都是年号钱,换一个年号,就要铸一次钱。宋代的皇帝偏偏就喜欢改年号,仅北宋的9个皇帝,就改了35个年号,其中铸了27种年号钱。另外还有3种非年号钱。
太祖赵匡胤铸了开国第一种钱,叫“宋元通宝”,非年号钱。不过老百姓又瞎念,有人念成了“宋通驭”。行!这也成。
第二个皇帝宋太宗,在太平兴国年间,铸了“太平通宝”,这是宋代年号钱的开端。这以后,只有宋仁宗铸的“皇宋通宝”和宋徽宗铸的一种“圣宋通宝”不是年号钱,其余的就都是年号钱了。
有了年号钱,后世收藏家就方便多了,一看就知道是那个年代的,不用再去费劲辨认了。
宋朝不仅正式开创了年号钱,它的创新还有不少,比如“纪年钱”,也就是标注铸造年份的钱。
南宋第二个皇帝宋孝宗,在淳熙七年(1180年)铸的“淳熙驭”,钱背上就铸了一个“柒”字。据考,这是世界货币史上第一个纪年钱。
这个传统,延续至今。我们现在使用的人民币,从最大面额的100元,到最小面额的1角钱,上面都有发行年份。
你不妨再把钱包掏出来验证一下,其中10元以上的大票,纪年标注是2003年版,1元的多为1999年版,1角和5角的使用时间最长,是1980年版的,比很多读者的年龄还要大。
我们现在使用的纸币,易于磨损。从大票的纪年较新来看,说明大票是货币的主角儿,流通比较频繁,所以要常更换新装;而小票用处不大,流通不多,28年前的到今天还能将就用。
其实我们做人,也要努力做“大票”才对。道理嘛,不言自明。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