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钱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十五章 有钱,你就在城圈里可着劲花吧(2)(2/2)
    政府的钱还是不够花,从哪儿弄才好?南唐重臣韩熙载又建议:“铸铁‘永通泉货’钱,以一当侗,与铜质“永通”并行。

    这一招狠!铸钱的材质便宜了,币值却翻了一倍,这就更是加紧抽老百姓的血了。果然,“铁永通”一出,“农商失业,食货俱废”。

    南唐君臣铸钱虽然没安好心,但是他们的“永通泉货”,却开了钱币铸造艺术上的一个先河。

    它是一种史无前例的“对钱”。

    这又是一个新术语了,所谓对钱,有三个特征——

    一是钱文内容完全相同;二是两枚钱币使用的是两种不同的书体,其中篆书必居其一,另一种为隶书或行书;三是书体虽然不同,但两枚钱币必须是币值相同,形体对等。

    也就是说,两枚“对钱”的钱形大小、钱身厚薄、穿孔大小、轮廓宽狭、钱文位置、字体大小、铜质等各个方面都完全一致,可以成双配对。

    这种趣味钱币,又叫“对文钱”或“对书钱”,日本泉界称之为“符合泉”。这种花样儿,恐怕也就南唐的君臣才想得出来。

    “永通泉货”的书体有隶书和篆书两种。其中的隶书钱,又有阔缘和窄缘之分、精字和细字之分。

    当时韩熙载是南唐的户部侍郎,担任了此钱的监铸官。

    “永通泉货”的铸期大约只有半年时间,所以铸造量极小,现今存世的数量就更少了。现在你要是能寻摸到一个,就可以当珍品收藏了。

    此外,“唐国通宝”也是钱币中的一绝。这个钱,是为了应付战争赔款后的财政危机而铸的,当时南唐已答应奉后周为正朔,也就是使用后周的“显德”年号,可是铸钱的时候,还是写了“唐国”字样,可以看出南唐君臣的微妙心态。

    “唐国通宝”有极复杂的版本差异,钱文有篆体、楷书、隶书三种。其中的篆书钱又有不同的版别,互相间仅有细小的不同,但是品级差别很大。

    比如,篆书“国”字呈方形的,被称为“方国”。有一种方国的“唐”字篆法尤为独特,非常秀气,与普通品完全不同,是“唐国通宝”中的极品,存世极少。

    诸位如果有幸得到一枚篆书“唐国通宝”,请务必找可靠的专家辨认,否则,很可能把极品当成普通品,而错过了稀世珍宝。普通品在现在的钱币市场上,价格是4元钱一枚,而极品则是4000元一枚。

    说起南唐,大家一准儿都不陌生——李后主的国家嘛。

    “春花秋月何时了”,李后主的那些事儿,现在几乎家喻户晓,这里无须多啰唆。可是在南唐,还有一个人,其传奇色彩、其知名度、其才情,一点不亚于李后主。

    这人就是——这次铸钱中的重要角色韩熙载。

    他是南唐著名的大官僚、大书法家、大作家。原是北方的青州人,诬祸逃到南唐,从政后,一步步做到了高官的位置。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