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钱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二章 再多的海贝也不够用了(5)
    第二章 再多的海贝也不够用了(5)

    不过,再好的神话,一到当代也就都不灵了。你要是把钱不问青红皂白投到股市或基金里,一多半的“青蚨”就再也飞不回来了,不管上面涂了多少你的血汗!

    我们是唯物主义者,知道凡是神话,都有现实基础。比如这个把虫子血涂在钱上的神话,就有现实的根据。因为这时候的钱,已经是一枚一枚的铜板了。上面有文字和花纹,凸凹不平,往上涂血是一点问题也没有的。

    要是贝币就不行,过水不沾。古人就是再聪明,在贝币时代绝想不出这样的神话来。

    铜质钱虽然大部分都是铜板,但形状很不同,可以归纳为四大类。在某一个地区,以其中的一种为主,与其他的种类交错使用。

    布币在铜币中这一种出现得最早,西周就开始使用,不过很粗糙,也就是金融学上所说的“原始布”。这个“布”,就是铲子,古代把铲子叫“鎛”,后来转音为布。还有另一种铲子前面说过了,就是“钱”。

    到了春秋战国,这个形状像铲子的钱,变得非常精致了,上面还真的有个装木柄的库,这叫“空首布”。发展到后来,形状变得抽象一点了,全是扁平的了,这叫“平首布”。

    刀币,这种钱的形状,就像个切菜刀。那时候渔猎和手工业发达地区,有一种小刀叫“削”,刀币完全就是“削”的样子。那时候齐国的国力强盛,铸造的“齐刀”最为精致。

    圜钱:圜(huán)钱也叫“圆钱”,这个钱型来自纺车上的轮,样子基本上与后世的铜钱一样了。圆形的,中间是圆孔,后来演变为方孔。钱的边缘,原来是秃的,后来有凸起的边儿。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