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玩钱的人,就要懂得钱(3)
它是应运而生的,不发明不行了。是赶集的农民一着急,就发明出来了。
中国最古老的钱产于海南据说神农氏那会儿,规定中午时农贸市场开市,“天下之民”都来以货换货,到换完了,就散场,“各得其所”。(见《易·系辞下》)具体是怎么交易呢?比如女娲家里养的猪多,吃不完,但是缺羊,就把猪赶到市场去换伏羲氏他们家多的羊。
这叫“物物交换”,是最原始的贸易,还用不着钱。
可是问题来了!好比当时的交易价格,约定是一头半猪顶一只羊,女娲没法把半只活猪给伏羲氏,那就只好先欠着,下回赶集换东西的时候补上。如此就会很麻烦,拖欠得久不说,要是女娲故意赖账,伏羲氏也有口难言。
还有,要是女娲一时碰不上愿意拿羊跟她换猪的人,她就得把猪赶回家继续养着,想吃羊肉却吃不着。不方便的事儿多着呢!
可是古代的农民不会叫尿憋死。他们发现,要是把一种比较流行的货物独立出来,其他的货物都以它来标价,那就没问题了。比如鸭吧,大家约定好:一只羊值五只鸭,一头猪值四只鸭,女娲找不到卖羊的,就先把猪换成四只鸭,下回赶集再添一只鸭,就换回一只羊了。
这样,鸭,就是最早的钱了。这叫“自然货币”,它不是人造的,是自然界里现成的东西。
咱们的老祖宗,先后使用过的自然货币多了,禽畜(也许是鸭,此待考。我估计也可能是羊)、牛羊皮、粮食、锄头、乌龟壳、动物牙齿、牛羊角、蚌壳、布匹、珠宝玉器,等等,还有一个最重要的——海贝。
顺便说一句,为什么我怀疑最早的“钱”可能是羊呢?因为咱们华夏民族远古时代最喜欢吃羊肉,这跟现在不同。汉字里有两个跟美味有关的字,就带着“羊”字,那就是“副和“鲜”。
汉朝的文字学家许慎,对“美”这个字有解释:“美,甘也。从羊从大。”他还说,羊是六畜里面最主要的食品。就是说,那时候世界上什么事情最美?“羊大”就是美。陕西人到现在都还爱吃羊肉泡馍,这也是老祖宗留下来的习惯。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