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历史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2001 中国入世(3)
    2001 中国入世(3)

    第三,应对入世,还要解决大家争论较多的混业经营和分业经营的问题。夏立平主张要进行混业经营,他说,这不是大家原来说的“百货公司”的方式,而是实行多种经营,把风险分散。他主张采取金融控股公司的方式进行混业经营,因为,银行、保险、证券的风险不同,经营模式不同,不能都放到一个银行里按一个模式来经营,这样做风险更大。他还认为,从分业过渡到混业要有一个过程,首先是法制要健全,要有一个健全的游戏规则,市场制约机制要完善,金融机构内部管理也要完善。另外,混业的进程还应该跟金融、改革的进度相适应。

    第四,要更多地鼓励商业银行进行业务创新,发展中间业务。在中间业务方面,国外银行的该项业务收入占银行整个业务收入的40-50%,有的高达80%。而在我国,这项比例很小,平均为4-5%。夏立平透露,银行业协会正在策划一个金融商品展,将金融服务品种加以推介展出。

    五是要大力发展资本市场,使我国工商企业主要靠市场筹资,而不是主要靠银行贷款。夏立平说,现在我国银行的间接筹资占了80%多,比重太高,这也是造成银行风险的很重要的原因。过去有人把银行贷款作为“第二财毡,借了钱可以不还,不知道银行的钱是老百姓的钱。但在资本市场筹资就不能这样做,它受到的舆论监督压力大。

    另外,加入wto后,外资银行进来了,我国银行业也要争取能出去。我们的业务伸到哪儿,就要到哪儿设立机构。这取决于我们去的国家的政策是否允许和我国银行的国际化人才是否具备。

    夏立平介绍说,在加入wto前,已有100多家外资银行在我国设了分支机构。加入wto后,外资银行可能首先会扩大自己的业务范围,而不是急于新设机构,因为新设机构要考虑到成本问题。另外,外资银行不可能在中国遍地设机构,他们可能会青睐于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开设机构。最后,夏立平补充说,外资银行也是中国银行业协会的会员,他们过来以后要站住脚也会要求跟我们合作,我们不必害怕他们。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