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 手机为何难以普及(2)
以后,手机的销售价格开始一路下跌。到1997年,表现尤其突出。
1997年1月20日,北京联通手机零售价下调1000~1500元。北京市无线局第二天便作出反应,也将手机价格下调500~1000元。1997年3月1日,无线局放开自备机入网,上百家经销商加入价格竞争。1997年3月10日,无线局23个品种手机裸机价格下调,最多达1000元。1997年3月18日,联通与无线局先后取消1000元预收话费。1997年4月1日,无线局将入网费降至2500元,联通入网费降至2000元。1997年5月12日,无线局入网费又降到500元,同时下调sim卡费和频率占用费。1997年5月15日,联通和无线局先后再次下调手机裸机价格,2000多元的“工薪大哥大”进入市场。1997年12月4日,金太阳通信公司开始推出999元的“大哥大”。随后,京城13家经销商又推出888元的手机。
1998年3月1日,北京手机入网费降至1500元,并允许电信运营部门上下浮动20%,也就是最低可为1200元。同时,国家同意联通入网费低于国家最低价格的20%,也就是说,联通的入网费首次获准可以低于邮电网,且价格可低达900元。
一部手机的价格通常包括裸机价、入网费、sim卡费等。据业内人士分析,1997年的降价按其原因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在上半年主要是政策性降价,如降低入网费,无线局、联通公司降低手机批零差价等属于比较正常的让利降价。而下半年,特别是7月份以后的价格狂跌,则主要是由于经销商之间大打价格战的结果。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