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历史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1997 香港,百年回归梦方圆(1)
    1997 香港,百年回归梦方圆(1)

    公元1997年7月1日,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都记下了这历史性的一刻;被英国人殖民统治长达100年的香港,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在五星红旗的辉映下,紫荆花图案的特区区旗煜煜生辉。

    英国凭借武力抢占了香港,但香港人始终认同自己的祖国。香港百年,与殖民历史紧密相连,但却不能因此说没有殖民就没有香港。香港作为移民地区的历史,不仅可以从1997年回归直推1841年开埠,甚至可回溯更加久远的历史。华人远古祖先的足迹,早已踏上了香港岛,香港在古代已是南中国海的交通要道。

    南宋末年,宋丞相文天祥率军抗元,寡不敌众,仍死战不降。被捕之后,元帝百般诱惑,文天祥始终坚贞不屈。他的事迹和“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诗篇,成为中华民族爱国精神的典范。

    全世界的华人都知道文天祥,但是,许多人可能忽略,文天祥《过零丁洋》这首诗是在香港附近作出的。

    南宋末年,元军攻占宋都临安,恭宗皇帝投降。不甘心亡国的大臣们,护卫恭宗之弟出逃,从温州乘海船到福州。为了光复大宋朝,众大臣拥立恭宗之弟、9岁的端宗。不久,右丞相文天祥也逃到福州,组织抗元。元军穷追猛打,直扑福州。端宗赵昰的临时朝廷无法立足,从泉州经厦门逃到广东,进入香港的大屿山地区。后来,香港的九龙官富场、南佛堂东龙岛、荃湾一带,就成了宋帝的根据地。元军继续南下,小皇帝病死在大屿山。宋军又拥立其弟,在崖山抵抗,元朝派大军数十万,海陆夹攻,击败并俘获文天祥。宋军大将军张世杰海战捐躯,护卫小皇帝的丞相陆秀夫誓死不降,背着小皇帝蹈海殉国。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