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 中国城市化还有多远?(3)
实现城市化,首当其冲的是耕地的锐减。城市化必然要扩大城区面积,加上这几年的开发区热、别墅热,我国耕地平均每年要消失一个县的面积。以浙江省为例,近10年减少耕地255万亩,90年代以后减幅更大,平均每年高达41万亩。
就市民生活而言,最大的问题恐怕莫过于饮用水。我国大中城市缺水状况相当严重。首都水源不足,深圳供水告急,蚌埠市饮用水每吨200元,上海、苏州等城市因超量开采地下水,造成地面下沉,浙江嘉兴每年下沉30毫米,沉降面积已超过60平方公里。还有交通,北京市城区人口密度是每平方公里27000人,上海市城区是每平方公里40000人,堵车已成为全国各大城市的通病。如果“小轿车进入千家万户”变成现实,城市人将如何走路?实在不敢想象。还有住房、卫生健康等诸多方面的问题也相伴而来,“缺氧”也构成了都市的一个新问题,我国许多大中城市近年来均出现了氧吧。
因城市改造而毁坏名胜古迹的纠纷近来屡屡发生,一些古城的原有风貌失去了迷人的风采。
建筑上盲目追求豪华也存在着潜伏性危害。建筑上一味地强求“高标准”,盲目追求豪华,已成城市建设的时弊,造楼房动不动就是几十层甚至百余层。专家分析说,摩天大楼造成的“峡谷效应”,使得街道上的风速特别大,玻璃幕墙一旦承受不住,必然出现雪崩样损坏。据统计,浦东陆家嘴区域内,不到两平方公里的地段内将耸立起100多幢超高层建筑物,专家们预计这些大楼将形成“峡谷效应”,带来种种后患。
科学规划功在千秋
有关部门的一份研究报告认为,我国城市化面临5大问题:一是农村剩余劳动力持续增长与城镇有限容纳力的矛盾日益尖锐;二是政府对城市发展缺乏有效控制,许多中小城市盲目扩大城市规模;三是城市发展重数量,轻质量;四是城市分布、规模等级不协调;五是大城市人口高度集中,小城镇发展无序。一言以蔽之,关键在于缺乏科学规划。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