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历史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1996 国有企业债务(1)(2/2)

    从资产负债率来看,对30.2万户国有企业进行清产核资的结果表明,1980年,这些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为38.7%,1995年上升为69.3%,资产总额为74721亿元,负债总额为51762亿元,若扣除资产损失和潜亏挂帐6696.7亿元,则实际的资产负债率高达76.1%。相当一批国有企业只有少量甚至没有国有资本投入。由于负债率不断上升,国有企业的利息支出快速增加。

    事实表明,国有企业沉重的债务问题,已成为影响国民经济正常运作和经济转轨的重大现实障碍,不在这个难点上取得突破,国有企业改革和国有银行商业化都难以迈出实质性的步伐,国有经济的战略性改组就无法真正进行。解决债务问题已成为关系改革全局及成败的关键问题。这个问题迟早要解决,是拖不过去,绕不过去的。

    为了解决债务问题,我国目前主要是在“优化资本结构”试点城市实行增资减债和兼并破产,采取了补充企业自有生产经营资金,将“拨改贷”债务本息余额转为国家资本金等办法,解决企业的过度负债,已取得了明显的成绩,并加大了力度,已将“优化资本结构”试点城市由1994年的18个扩大到58个,明年还将扩大到100个城市。但其适应范围毕竟有限,其力度也还不足以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寻求新的解决方法。

    国有企业仍是我国城市经济改革的主要支撑者,为经济改革支付了主要的成本,但国有经济的改革尚未取得根本性的突破。正如著名经济学家林凌所指出的那样:国有企业正处在最困难的时期,不仅有相当部分亏损,还出现了整体净亏损,但这最困难的时期也是国有企业18年改革冲刺阶段的关键时刻,是传统体制留下来和积累起来的矛盾深层次的大爆炸,危及到财闸银行、企业、职工、社会、国有资产安全,危及到改革和发展。对于深层次的矛盾,已没有任何再拖下去的理由。而解决这些矛盾的突破口就在债务问题上,这实质上也就是从产权入手解决问题。这也是人们将国有企业债务问题称为计划经济体制遗留下来的“最后的晚餐”的原因所在。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