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历史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1994 中国能够治理通货膨胀吗?(1)(2/2)

    同样出乎意料的是,人们平静地接受了这一现实,对此表现出了相当的承受能力(包括经济上的和心理上的),并表现出一种苦涩的幽默与。商场里,小摊上,当顾客抱怨价格贵时,卖方会笑着反问:现在,什么不涨价呀?!

    纵观今年中国市场,物价变化呈如下态势:

    1、物价水平在去年高涨幅的基础上继续攀升。1月份全国零售物价指嗜去年12月上升3.6%;2月又比1月上升3.3%;3月在平抑物价的行政干预下涨势见缓,但仍比2月上涨0.9%.

    2、城乡价格基本同步增长。受这次涨价大潮影响的不仅是城市居民,农村人无论是在生产资料的消费上还是在生活用品的消费上,都同样地感受到了涨价的压力。

    3、日用商品(包括生活必需品)和服务项目价格涨幅大。受粮价上涨的拉动,蔬菜、肉蛋、水产、水果的价格一齐上涨;服务价格的涨幅涨势更是大而猛。这些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有些是必需的)商品价格的上涨幅度远高于全国零售物价的上涨水平。

    通胀:谁是首当其冲的受害者?

    有经济学家指出:通货膨胀对于每元钱的损失是一样的,但对于社会不同阶层的影响是不同的。

    在涨价的威胁下,首当其冲的是工薪阶层,而这个阶层是起决定性的稳定作用的社会阶层。工薪阶层中受到的影响也不相同。被划分为企业和事业两大块的工薪阶层此时被悄悄地拉开了档次:在国家实行了公务员制以后,政府机关人员的收入在原有基础上有了较大的提高,而随之而来的是事业单位的“参照执行”,发得出钱的事业单位也涨了工资。那么余下的就是企业中的工人了。企业中的工资是要与效益挂钩的。在1/3国营大中型企业亏损的局面下,企业能让工人的工资与物价同步上升吗?更不要说那些完全暴露在尚无社会保险掩护下的“关停并转”企业的工人了。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