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 股票 股市 股民(1)
1992:
历史的抉择
万花筒,几块平常的白玻璃,再加上几粒同样平常的彩色玻璃屑。然而,当你一旦转动它,你的眼前就会出现千变万化的图像,五色纷呈……
90年代,股票之在中国,犹如万花筒初现人间。你能帖,至少半个中国的官商
民等,懂股票的不懂股票的,都在屏住气息呼喊:“转动它!”
股票. 股市. 股民
90 年代“中国第一热”
股票、股市,以及随之成长起来的一代股民,是中国危证经济加速增长而打开的又一条宽阔的融资渠道、一把与国际金融界惯例接轨的钥匙吗?
“可以大胆试嘛。”中国德高望重的邓小平,在南巡的途中坚定地说。
股票
一、中国股票初露端倪
历史上有些细节,特别为人们所关注。
1986年11月,中国北京异乎寻常地举行了一次国际性的“股票证券市场研讨会”。
全球最大证券交易所--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主席和首席执行官约翰.范尔霖先生,应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的邀请,风尘仆仆从大洋彼岸赶来参加会议。
邓小平会见了这位有名望的证券专家。他们之间的谈话,成为全世界新闻界想猜而猜不透的谜。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