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历史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1991 10万“倒蛋部队”(5)
    1991 10万“倒蛋部队”(5)

    既然鲜蛋买卖的双方都不亏,亏的是谁呢?当然是国家。据《经济日报》披露:沈阳市卖给居民1公斤玉米面,国家就补贴2角多。每年沈阳市供应居民8900多万公斤,财政补贴达1700多万元。这部分补贴经过兑换,就白白损失掉了。预计每年这部分流失达2000多万公斤。

    技法之二:“家庭称呼”推而广之。细析“倒蛋部队”的战略战术,不难发现其内部分工精细,坐地设摊或走街串巷销售的均为姑娘、媳妇和老太太。众所周知,女性优于男姓的特点之一,就是嘴巧。这可正是经商获胜的法宝。

    “大姐买鸡蛋吧!”“大哥这鸡蛋挺新鲜的。”……这些过去只限于家庭亲属内部的称呼,今天开始成为“倒蛋女”们推销鲜蛋时的口头语。

    当你路过鲜蛋摊或碰上串巷的卖蛋人,无论有无购物,摊主小贩都会根据你的年龄性别,从“大哥”“大姐”“大姨”“大叔”等称谓词汇堆里,挑选出你最喜欢听的一个,掺和着许多甜言蜜语塞进你的耳朵。因此,一些想买又不想买的生意,在这种亲热中成交。

    据心理学家分析:人们心理容易接受那些尊敬亲近自己的语言,与此同时,本能的防备心理会削弱。

    技法之三:换取旧衣裤的价值。随着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计划生育的普及,许多家庭的旧衣裤成了欲穿不能、弃之可惜的累赘。“倒蛋部队”自然很快就发现了这一累赘的价值。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