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权不过如此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9章 铁血打压(12)
    第9章 铁血打压(12)

    倒是刘台,慨然自若,根本就把生死置之度外了。或许刘台根本就没有想到过会死。也是,有明一代,因为弹劾高级领导干部而被杀头的,有过极少的先例,那就是严嵩当国时代的杨继盛和杨炼。不过也费了老劲了,经过好几年,利用一个偶然的机会、运用非常手段,才达到目的。而且,这件事对严嵩父子的伤害很大,最后他们父子下场悲惨,和杀二杨引起的民愤直接相关。也就是说,因为弹劾张居正,就要杀刘台的头,于法无据,于情不通,恐怕不那么容易的。

    确实如此。诏狱当局没有办法,最后打报告,提出给予刘台“廷仗遣戍”的处理。报告打上去了,张居正牙根都咬碎了,可是还得出面为刘台“求情”。

    为什么呢?道理很简单。

    一个月前傅“议员”批评皇帝,张居正作为首相按照惯例请求免于廷杖;现在刘“议员”因为批评首相,如果给他廷杖而张居正不出面“求情”,道理上说不过去的,所以他说,如果给刘台廷杖,那人家就会说我张某人爱君父不如爱己,还是免了吧。

    结果,刘台受到的,是削籍为民的处分,也可以理解为近似于现在的开除公职。吃尽苦头的刘台,不是灰头土脸,而是理直气壮地回到了自己的江西老家。

    如果事情到此为止,那张居正其人,似乎勉强算得上一个正人君子吧?不幸的是,张居正的心胸实在是很狭窄,报复心实在是太强烈。他是不允许刘台还能“自由”地过平民生活的!于是,一大帮人开始行动了。好好查一查,刘台这个人有没有什么把柄!

    刘台,少年新进,耿直无私,实在查不出来有贪污受贿的问题。那也得想办法!不然怎么解领导心头之恨呢?那就只能捏造和诬告了。于是,辽东的“一把手”张先生就给中央举报了,说刘台在辽东,贪污了一万两银子!

    刘台在辽东贪污一万两银子?谁会相信呢?他一个巡视工作的监察人员,又不管账,怎么可能贪污呢?所以这个辽东的军政首脑不得不羞羞答答地承认说,他没有证据,听说有这回事。可能考虑到张先生挺会算账吧,张居正立即提拔他到中央当了户部的部长(不要误解,那个时候省里的“一把手”和中央的部长不可同日而语,一个司长甚至处长到省里当“一把手”很常见的)。

    辽东军政首脑张先生举报刘台贪污,有点太牵强附会,张居正觉得还不够,他命令江西省的领导,务必要下点功夫,尽快拿出“证据”。江西的“一把手”陈先生,人品似乎不怎么样。但他对张居正的意图领会得挺准。于是,他对下属、一个七品小官陈先生说:“了此狱,政府乃以巡抚处公。”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