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权令智昏(26)
当然,我不是说,万历掌握权力比张居正掌握权力好。不是的。我是赞成张居正代替万历皇帝掌握大权的。但这是两回事。我的意思是说,这样敏感的事情,能做,不能说;说了,就和“宪法”、和体制冲突了,何必说那么清楚呢?又何必咄咄逼人呢?所以我认为,张居正不应该说,他说多了。
岂止如此啊,多的还在后面呢!
张居正引经据典,又说了如果皇帝亲自掌握权力,就会出现什么后果这样的一大段话。
言外之意是什么呢?中心思想是说,倘若皇帝你不让我张居正继续掌握大权,而是误信了姓王的那个小人的谗言,亲自掌握的话,那你就是步了秦始皇、隋炀帝的后尘,势必成为另一个昏君庸主。
当然,张居正不是直截了当这样表述的,但他的意思是这个意思。这是中外公认的研究张居正的第一流专家韦先生的结论,不是我的分析。
要说,张居正的话,或许是对的。以后的历史证明,万历皇帝这个人,虽然不是秦始皇、隋炀帝式的人物,但是说他是庸主昏君,也不冤枉他的。但问题是,你张居正作为一个臣子,对已经的皇帝,哪能这么说话呢?实际上,当是时,张居正也好、其他的干部也好,大家并不知道当今皇帝到底是怎么样的一个人,还没有给他机会呢!那张居正如此强硬的语气和表述方式,纵然是皇帝不敢反驳,可是他心里会怎么想?那些维护“宪法”和体制、忠君爱国的人士又会怎么想?站在大历史的角度,从宏观上看,张居正的这篇反驳文字,俨然是独裁者的宣言书。
按照在抗日战争时期写了《张居正大传》的朱东润先生的话说,张居正反驳王副司长的这个报告,就“是一篇独裁者政治立场的宣言”。他还说,“居正所采取的政治路线,在当时不是平常的政治路线……实际是从一般的君主政治走向独裁政治。”
或许,诸位未必都明了朱先生的意思。这牵涉到一个很重大的学术问题。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